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在线访谈 / 访谈详情
  • “在线访谈”之县经信局
  • 访谈状态: 历史回顾
  • 访谈时间:2018-06-29
  • 访谈嘉宾:李晋
  •    6月29日,开江县经信局局长李晋将做客开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欢迎就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咨询。

访谈实录

主持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请问我县2018年工业经济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晋:2018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新时代开江精神”,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培育“四大百亿绿色产业集群”,扎实开展“工业巩固提升年”活动,通过狠抓项目投产达产、加强运行调控、强化要素保障等一系列举措,全力稳增长,调结构,创驱动,促转型,全县工业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65家规上工业企业可实现增加值增速10%以上,比年度目标高2个百分点,可完成工业投入13.5亿元,可完成技改投入8.59亿元。二是企业培育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强化对全县小微工业企业梯度培育, 2018年报送“四上一新”企业10家,国家名录库收录8家升规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家。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迷你音响生产项目、扬声器生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全年新开工迪铂服饰、硅胶新材料、淇韵电子手机喇叭技改、热塑膜等5个项目,内陆计算器、君达五色印刷技术改造、炬丰汽配一期等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豆制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厂房建设。四是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健康家电“五横三纵”道路、污水处理厂、高管宿舍装修工程项目、工业展示中心建设。园区入驻企业达40家(规上企业20家),正式投产23家(规上企业16家)。五是争取资金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省级项目资金申报程序和规定,组织16家企业完成2018年省级工业项目资金申报工作,为园区和企业争取省、市工业发展资金近2000万元。
主持人:我县制定了哪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
李晋:为推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推进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改造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开江县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上台阶、纳税大户、品牌建设等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兴工强县战略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全面建成西部健康家电产业制造中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指导工业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的《工业经济十三五规划》。
主持人:县经信局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按照职能职责你局是如何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的?
李晋:(一)通讯行业管理情况。一是高质量构建信息基础网络体系。全县现有共享基站518座,自有基站103座,共计621座,所有194个行政村实现了通信网络全覆盖;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3520皮长公里,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220Gbps,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3G4G/LTE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70%和93%,移动流量资费降幅达50%以上;通信网络覆盖和应用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二是全领域推进“普惠”“民安”“民生”工程。“普惠”方面,2014—2018年,全县通信扶贫共投入建设资金11958.5万元,建设基站40个,新增小型OLT51套、新放光缆1800皮长公里、新建管道137公里、新建杆路150公里、全面完成了51个贫困村通信网络全覆盖任务,并建设了长岭镇、讲治镇、靖安乡3个“宽带乡村示范乡镇”。各通信运营商在完善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提速降费”的号召,主动降低宽带使用门槛,农村用户全家每月仅需消费18元就可免费赠送10M宽带加高清电视。目前,农村地区宽带用户共达82723户。 “民安”方面,组织开江移动、电信先后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县公安局卡口和天眼监控、县安监局煤矿监控、县交通局水库及船舶监控、重庆气矿开江县采输气作业区管道监控等系统项目,利用视频采集、无线网络传输等多种技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将前端现场的情况快速传送至各单位后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开展指挥调度工作提供实时资料,为民生安全保驾护航。“民生”方面,金融IC卡应用功能整合已经完成;社保卡应用功能整合正在进行升级完善;居民健康卡平台已基本完善与省级平台的对接,民生、政务、产业三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
(二)工业企业环保整治情况。今年以来,召开了10余次专项整治工作会,对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技术改造和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工作提出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整改目标和时间节点。一是全面完成2018年度油气回收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50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三是按照砖瓦行业环保整治的相关要求,指导和督促砖瓦企业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和环保设施专用电表,该项工作已完成销号。四是指导制定“一厂一策”限产方案,分类整治26家“散乱污”企业,其中,22家企业完成污染整治工作,关停4家。
(三)行业安全监管情况。为强力抓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制发了《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等相关文件,与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53份;对安全监管职责、监管范围和对象,各行业领域还存在安全监管职责交叉或监管盲区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督促企业对隐患建立建立 “问题、任务、目标、责任”四张清单,进一步健全了制度,强化了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除工作。先后组织了两次针对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70余处,对64个企业发出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经信系统全年无一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电力行政执法情况。为确保电力安全和维护用电秩序,强化电力安全运行监管,会同县安监局对县域内的所有供电所和水电站、变电站进行了安全巡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各站所进行整改。加强供用电监督管理,对汽修厂、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进行常态巡查。强力推进电力设施保护。协助国电宣汉公司解决了回湾35KV线路障碍纠纷、电力公司110KV线路跨域民房纠纷等。强化宣传,出动专车在全县巡回宣传《电力法》、《用电安全常识》等,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配合县环保、国土、安监、水务等部门,集中力量对全县区域内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巡查,共巡查采石场32处,依法停止供电24处;巡查页岩砖厂16处,巡查矸石砖厂3处;巡查洗沙场34处,依法停止供电18处。
主持人:2018年是全县脱贫摘帽之年,工业产业扶贫是专项之一,请问县经信局采取了哪些举措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李晋: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2018年年底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以工业产业扶贫和通信信息产业扶贫为抓手,着实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改善贫困村通信网络质量。围绕县委组织部“5+2帮扶力量”规划,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是领导带头抓。成立局精准扶贫办公室,确定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选派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骁锋、能源股工作人员朱洪俊分别担任甘棠镇马号村、玉河桥村第一书记,坚持每月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开江县工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和《开江县信息通信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二是制定结对帮扶计划。督成各帮扶单位成立定点帮扶工作协调小组,指定帮扶负责人和联络员,派出了专门的帮扶力量。加强与帮扶村所在乡镇的对接,因村制定定点帮扶工作方案计划,坚持因户精准施策,按计划、分步骤,区分责任、明确时限抓好结对帮扶。我局分别帮扶了马号村贫困户84户,玉河桥村贫困户71户,香安庙村贫困户52户,共计207户。为马号村和玉河桥村争取了全套体育健身器材;为支持村委会阵地建设,分别为马号村、玉河桥村赠送了电脑3台、打印机2台。牵头对甘棠镇马号村、玉河桥村、香安庙村扶贫工作开展了6次专项督查。三是积极开展对接行动。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大联系、大走访、大帮扶”行动,督促党员干部职工深开展入户走访慰问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宣传党的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等方式,强化帮扶成效,传递了党委政府的温暖,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满意度。强化帮扶监督,积极推进党建扶贫指数平台建设,指定帮扶责任人结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解决各驻村帮扶单位在开展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做好各种资料统计上报工作。四是产业助推扶贫。按照“22+3”产业扶贫的要求,完成2018年23个摘帽贫困村光纤宽带、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任务;积极推动天源油橄榄公司、红土地公司、宝源白鹅、淇韵电子等7家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共建,将贫困户劳动力转化为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全年工业产业扶贫人数共980人,基地建设共2.8万亩,人均增收1500元。全力推动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实施。目前,宝石镇程家沟村、永兴镇柳家坪村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20万度,按并网收购价0.75元/度计算,年收益约90万元,使用寿命25年,为2个村将带来约2000万元收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新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