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在线访谈 / 访谈详情
  • “在线访谈”之县卫生健康局
  • 访谈状态: 历史回顾
  • 访谈时间:2019-04-23
  • 访谈嘉宾:阮德章
  •    4月23日,开江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阮德章将做客开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欢迎就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咨询。

访谈实录

主持人:县卫生健康局是如何解决我县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
阮德章:县卫生健康局是全县脱贫攻坚22个专项牵头部门之一,成立了卫生健康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职人员建立了卫生健康局扶贫攻坚办公室,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突出解决我县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是聚焦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100%开通“贫困人口门诊专用窗口”、“贫困人口住院绿色通道”和“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窗口”,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一站式”服务,贫困户就医免交押金,贫困人口县域内就医个人支付有效控制在10%以内。二是聚焦民生实事工程,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指定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每年免费对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加大贫困家庭基金救助力度、免费对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全面完成年度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三是聚焦医疗救助服务,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利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计中心组成的3支县级巡回医疗服务队和20家乡镇卫生院组建的20支医疗志愿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医疗救助“三送”(送免费诊疗、免费药物和免费体检”服务,让贫困群众充分知晓健康扶贫带来的实际好处。
主持人:卫生健康局是如何抓好我县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
阮德章: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我县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县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县卫生健康执法业务楼项目和中央投资500万元的梅家乡、灵岩乡、骑龙乡、广福镇、八庙镇卫生院改建项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按照贫困县摘帽和贫困村退出标准,4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达到二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标准,20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高质量达标提升工程,23个计划退出贫困村卫生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市级达标考核验收。二是强化省市重点专科建设。建成1个省级重点专科和3个市级重点专科,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级“三医”监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医护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委编办和县卫生健康局组织4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到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带编直接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22人。签订“定单定向生”、“三支一扶”、“项目医师”等医学类大学生20人,公开招考42名卫生技术人员,直接考核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62人,进一步充实了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提升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
主持人:你对下一步卫生健康工作有何打算?
阮德章: 过去一年,县卫生健康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125586”总体部署,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民生实事工程,顺利通过市级对我县健康扶贫工作考核验收,4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达到二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县卫生健康局将进一步发扬“同心、聚力、实干、争先”的新时代开江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健康开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贡献卫生健康力量。一是着力开展医疗行风专项整治。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医疗服务行为和财务管理为重点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现“行风大转变”。全面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健全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二是着力加快高质量医疗建设。结合达州东向出川、联动渝万对外开放合作门户城市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提升县级医疗机构办医水平。到2020年,县级医疗机构建成2个省级重点专科,7个市级重点专科。开江县人民医院建成影像、检验、病理三个县级中心,建成数字化医院,成为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医院,充分发挥县域医疗中心的带动示范作用。三是着力夯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卫生项目争取力度。加强与发改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汇报力度,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助力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四是着力推进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强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120急救分中心,深入推进任市、长岭、永兴、回龙、甘棠5个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站能力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县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强化卫生健康扶贫攻坚。继续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等医疗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医疗救助“三送”服务,确保县域内贫困人口有基本医疗保障。强化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推进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突出艾滋病防控工作,防止重点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强化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继续实施国家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强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全面推行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强力规范诊疗行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