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在线访谈 / 访谈详情
  • “在线访谈”之县民政局
  • 访谈状态: 历史回顾
  • 访谈时间:2019-11-28
  • 访谈嘉宾:邬宗伟
  • 11月28日,开江县民政局副局长邬宗伟将做客开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欢迎就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咨询。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开江县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邬宗伟同志接受采访。邬局长你好!

邬宗伟:网民朋友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民政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反映民意、会聚民情,责任重大。邬局长,你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县民政都抓了哪些重要民生工作,取得了那些成效?

邬宗伟: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县民政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民众的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发挥民政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聚民力、促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切实发挥好民政保障服务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一)民生实事如期完成。今年对两所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争取省民政厅福彩专项资金304万元,改造适老化床位380张。新建普安敬老院,争取中央资金1040万元,新增床位200张,明年将完工。落实了惠民殡葬政策,对在开江县行政区域内死亡并在殡仪馆火化的人员提供惠民殡葬补贴服务,全年补贴资金60多万元。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民财两家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今年按省市要求,经县政府同意,对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9000余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二)脱贫攻坚实施兜底保障。一是实施城乡低保动态保障。截至目前,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7808人,农村低保对象36210名,已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159.86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8426.91万元。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对象8044人,其中新增城乡低保对象4387人,取消城乡低保3657人,新增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852人为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对象。二是实施贫困户调标兜底保障。对我县低保标准进行了调标,从2019年7月1日起,城市最低保障标准调整为54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350元|人.月;对符合调整补差标准的低保对象进行了调标保障。今年,对我县“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反馈“一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75户1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02人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纳入了低保兜底保障,对符合补差调标的24户63名低保对象的补差标准进行了调标提档,确保贫困户收入全部达标。三是实施临时救助保障。截至目前,共为231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126.427万元,为38931人名(集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1765万元。清理排查取消特困人员273人,新增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256人。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反馈“一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符合条件的5户贫困户给予临时特困救助。对“两残”和孤儿进行了及时救助,共为44057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14.628万元,为65176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586.611万元,为921名孤儿发放救助金88.884万元。

主持人:邬局长,请问我县是如何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的?

邬宗伟: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两关爱”活动,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儿童幸福成长。一是多渠道关爱老人。今年以来,共为全县1.1万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5.9万。实施了开江县“天府银龄”老年关爱社会工作项目,为20个乡镇留守老人、特殊困难老人及其家庭开展了社会工作关爱服务。为符合条件的90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加强了各养老机构的居住、娱乐、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环境。二是多形式呵护留守儿童。建立健全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工作的落实,督促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全县为11524名留守儿童、1524名困境儿童落实了监护责任人,签订了监护责任书;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了慰问走访活动,先后举行了“欢庆六一.童心向党”“我是法定监护人”、“儿童维权大讲堂”、“快乐星期六,关爱青少年”、“大手拉小手、温情暖一夏”等系列主题活动。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各地正在稳妥有序地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我们民政部门作为该项工作的行业主管部门,请问,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进展怎么样?邬宗伟: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是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着眼开江长远发展,实施的一项重大基础性、战略性改革事项。前期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讨论,由县民政局牵头,代县政府拟定了方案(草案)。按照改革的法定程序和省市工作要求,方案(草案)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了30天,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这期间,14个涉改乡镇下辖的村(社区)都召开了村(居)民代表会议,对方案(草案)进行了表决,所有村(社区)均同意方案(草案);20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会议和各界人士座谈会,一致同意方案(草案);县上先后组织老干部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基层干部、工商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代表,各方面专家代表,召开了4次座谈会,并通过电话、网络、书面反馈等方式收集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据统计,社会各界共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涉及方案(草案)的仅有31条,不足意见总量的10%,这些意见建议我们在前期拟草方案时都有所考虑,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维持原方案不变。在完成合法性审查、征求县级有关部门意见后,县上召开了县政府常务会议、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县委常委会和县委全委会,对方案进行集体决策,形成了正式方案。目前,请示和有关材料已经上报市政府。主持人:刚才,邬局长给我们介绍了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推进情况。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是我县这次乡镇行政区划如何调整?有哪些考虑?请邬局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邬宗伟:按照“引领发展、顺向优化、尊重群众”的总体思路,拟撤并长田乡、天师镇、骑龙乡、新太乡、沙坝场乡、宝石镇、靖安乡和新街乡8个乡镇建制,调整普安镇、新宁镇、回龙镇、永兴镇、讲治镇、任市镇6个乡镇区划,新设立淙城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设置乡镇(街道办事处)13个,其中,街道办事处1个、镇11个、乡1个。这样调整,主要有五个方面考虑:一是做大城市发展空间。省委大力推动提升东向开放战略,市委已将开江县城纳入达州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作为达州东向出川、联动渝万对外开放合作门户城市,强力推进成南达万高铁,开梁、达万直线和城宣大邻 “三条高速”,达开和开梁“两条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给开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这次改革,将已经建成的城市区域、正在推进建设的城普新区和未来拓展的高铁新区进行整合,设立淙城街道办事处,既能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又能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聚集更多生产要素,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达州主城区。二是做大做强重点场镇。综合分析普安、任市、回龙、永兴、讲治等重点场镇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资源要素和发展潜力,通过以大并小、以强带弱,优化乡镇布局,形成以淙城街道办事处和普安首位镇为核心,任市副中心和回龙、永兴、讲治、甘棠、长岭5个中心场镇为支撑,新宁、灵岩、梅家、八庙、广福5个特色小镇为节点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目前,我县正以连片发展“稻田+”“果林+”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乡镇区划调整,有利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壁垒,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在后厢片区打造3万亩、面向重庆市场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在前厢片区打造上万亩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农旅融合特色景区和“稻田+”特色产业基地,加快规划建设任市临港物流园区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区,进一步提升全县“4+4”特色产业效益。四是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虽然通过脱贫攻坚的强势投入,我县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场镇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通过这次调整,适当减少乡镇数量,适当优化乡镇布局,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重点场镇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商贸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利于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五是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建议。新宁镇和普安镇是县城所在地,任市镇、回龙镇、永兴镇和讲治镇曾是区公所驻地,这些场镇公共服务水平高,生产要素集聚强,吸纳周边乡镇的群众赶集、上学和就医,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满足了群众“往高处走”的心理期待。同时,为确保这次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上制定了“1+3”配套文件,确定了被并乡镇便民服务功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社会治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业项目推进力度“五个不减”,新组建乡镇党委全面领导能力、公共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六个进一步加强”等改革原则,目前正在拟草编制新成立乡镇社会建设项目计划,研究被并乡镇便民服务、场镇管理和经济发展新模式,切实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

主持人:邬局长,请您和我们谈谈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哪些工作?

邬宗伟: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抓好的工作是:一是抓好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抓好民政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检视问题,统一思想,做好各项民政工作,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抓好民生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民政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多方争取筹措资金,重点推进中心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普安敬老院建设、惠民殡葬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三是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状况核查机制,明确核查范围和计算方法,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农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力度,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为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作出民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