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在线访谈 / 访谈详情
  • 着力打造区域次级交通枢纽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访谈状态: 历史回顾
  • 访谈时间:2022-01-05
  • 访谈嘉宾:开江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崔学勤
  • 1月5日,开江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学勤同志将做客开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欢迎就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咨询。

访谈实录

主持人:崔局长您好!“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命脉、民生要义,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县交通的现状吗?

崔学勤:主持人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作用更加明显。目前,全县通车里程2363.149公里(纳入公路数据库)。其中,达万高速公路开江段32公里,国道G542(广元—万州)开江段37.641公里,省道S201开江段(龙泉—新街)59.138公里、省道S305开江段(拔妙—思依)28.838公里,县道25条417.692公里,乡道157条749.158公里,村道1039.702公里。全县共开通客运线路38条(省际班线2条、市际班线1条、农客班线35条)。拥有营运客运车辆271辆(出租车72辆、公交车30辆、线路客运车辆169辆),营运客渡船27艘。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水泥)路,100%的乡镇通客车、100%的建制村通公路,100%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

主持人:过去我们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那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开江交通又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崔学勤:根据年前召开的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把交通作为提升开江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之举,作出打造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的决定【达州市仅开江县和达州东部经开区以全会决定形式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并细化确定了“3+2”推进思路【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和“五大工程”抓手【动脉贯通、骨架拉伸、末梢强健、物流联运、融合拓展】,通过逐年细化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强力推进交通建设。

主持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统筹示范区”创建中,开江交通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吗?

崔学勤:开江区位优势独特,地处“万达开”区域地理中心,是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的重要节点,具有直联达万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四川东向出川最便捷的通道。随着开(江)梁(平)高速公路纳入全省高速路网规划并开工建设,达(州)万(州)直线高速公路纳入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规划,成(都)达(州)万(州)高铁过境开江并设站,开江东向出川、取道万州通江达海的门户地位也将持续提升。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什么相关的政策能够助推开江交通再次“大发展”吗?

崔学勤:《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出川大通道达94条”。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交通运输部关于四川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规划……推进川渝毗邻地区普通国省道建设时序同步、建设标准统一。”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第四“极”,显示其战略地位的跃升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这些政策表明中央正在强势推进“双城圈”和“交通强国”建设和“示范区”创建,都显示了开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唯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强国试点、万达开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化、事项化、机制化推动一大批事关长远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功打造次级区域交通枢纽,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主持人:听起来确实是振奋人心,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打造次级区域交通枢纽呢?

崔学勤: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辐射周边的思路,强化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互联互通,加快补齐综合交通短板,建成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X”型多向交通联结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万达开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到2025年,实现高铁、高速、大容量快速通道群等复合通道畅连成渝双核,构建,形成成都、重庆、万达开区域 “铁三角”2小时通达;建成万达开区域同城化通勤网,实现1小时通达;基本形成直连直通、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铁公水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具体表现就是畅通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内部直连直通网络,县域内交通骨干网络按“十横十纵”进行布局,形成以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快速公路依托,农村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农村公路路网调整,规划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约达2999公里(现有2363.149公里)。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的“十横十纵”骨干网络,具体是指什么?

崔学勤:“十横”:即:①现有达万高速、②现有国道G542、③现有省道S305;④在建开(江)达(州)快速通道;⑤拟建成达万高铁、⑥拟建达万直线高速;⑦规划达州-开江-开州-襄阳铁路、⑧规划开(江)开(州)轨道交通、⑨规划开(江)开(州)快速通道、⑩规划营达高速(石板)东延-城宣渝(麻柳)-开梁高速(任市)-梁开高速(万州余家或弹子);

“十纵”:即:①现有达万铁路、②现有省道S201、③现有开(江)梁(平)快速通道;④规划开(江)梁(平)轨道交通、⑤规划开江经忠县至黔江铁路、⑥规划城宣渝高速公路、⑦在建开梁高速公路(规划开梁高速公路北延至城宣渝或通宣开)、⑧拟建开(江)宣(汉)、⑨拟建开(江)万(州)快速通道,⑩拟提升开江回龙镇至万州区道路为省道。

主持人:这些都是开江交通“大动脉”发展格局,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毛细血管”又该怎样发展呢?

崔学勤:去年,我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今后及很长一段时间,我县将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契机,围绕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园区,启动建设美丽乡村路近40条、不少于500余公里。全力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出行品质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我局也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外联、互通、内畅”目标,加快编制川渝毗邻区县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规划,统一项目资金、道路等级、管理标准,推动乡村户道路联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打通与川渝毗邻区县“断头路”,着力畅通区域通道“大循环”和农村公路“微循环”;积极探索乡村客运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客运“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乡村客运与乡村产业、乡村物流、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同时,利用毗邻万州万吨深水港优势,大力发展“公+水”“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加快汇聚更多物资流、信息流、人员流;持续加大交运管理体制、执法机制、监管手段等创新,大力推广道路养护微表处理技术,加快建设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及农村公路信息化项目。同时,强化农村客运车辆补贴兑现和驾乘人员培训力度,着力提升驾乘人员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最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