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在线访谈 / 访谈详情
  • 兴水为民 推动新时代水务高质量发展
  • 访谈状态: 历史回顾
  • 访谈时间:2022-11-16
  • 访谈嘉宾:曾 虎
  • 11月16日,开江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虎同志将做客开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欢迎就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咨询。

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虎同志为大家解答水利方面的疑问。您好,曾局长。

曾虎:主持人好,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好。感谢政府网站提供机会,让我们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大家对水利工作有更多地了解和认识。

主持人: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县水务局的职能职责。

曾虎:水务局作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旱灾害防治、水利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等职责。

主持人:我县目前的水利现状是怎样的?

曾虎:开江地处河源台地,县内河流属长江主要支流渠江流域的一部分,境内有大小河流105条,总长360.1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条。水库22座,其中宝石桥水库总库容1.0142亿立方米,属大Ⅱ型水库,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小型水库21座,山坪塘2400口。全县已建成水利工程4.8万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1.1亿m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3.48万亩,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8.9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1%,规模化供水率58%,自然村通水率100%。

主持人:能否具体谈一谈我县水资源的现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曾虎: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主要分地表水、地下水两部分,我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水资源总量5.58亿m³,地下水储量0.77亿m³,可利用水资源量1.67亿m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930 m³,属重度缺水县。

围绕我县在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现状,我们主要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做文章:第一,实施开源行动。就是寻找新的水源并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源支援。一是推进大雄水库工程项目。规划的大雄水库库容2075万立方米,属中型水库,主要任务是为县城提供优质水源。目前,已完成坝址选择、施工总布置和正常蓄水位三个专题论证,并上报国家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正在申请停建通告。二是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就是从宣汉土溪口水库引水4亿m³至开江,沿途布设管道系统解决开江、大竹、梁平、万州、开州、垫江、邻水等四川和重庆东北部7个县市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三是推进小型水库建设。每年流入开江的水资源总量5000 m³,流出1.2亿m³,需要建设更多盛水的盆子来留住水。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规划了16个小型水库,目前已在建一个即龙形山水库,已完成项目前期1个,今年有望动工兴建。正 在开展前期6个。第二,开展节流行动。按照《四川省水资源条例》要求,我们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统筹调度,强化取水企业监管和水资源税征收核查,确保县域水资源科学合理使用。一是总量控制。开展水资源规划论证,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控制各区域流域用水量。二是水量分配。完成新宁河、明月江、任市河、南河4条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确立了可利用量、可分配水量和分配区域,进一步优化水效能、合理配置水资源。三是取用水管理。对非农取水口基本实现用水计量全覆盖,按照地表水年许可量20万m³以上、地下水年许可量5万以上安装在线计量设施的要求,已安装15处在线计量设施,按照“每月一抄表,一季一上报”的要求,扎实开展水量核定,全面推进取用水管理。四是节水措施。坚持节水优先,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宣传活动,倡导全民节水;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率,通过供水企业管网升级改造、新建蓄水池等措施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推行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单位建设,落实节水行动方案,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普及,建立节水评价台账,组织机关事务局等部门开展节水监督检查,建成县级节水型单位82家。

主持人:曾虎局长,之前您提到全县现有水库22座,其中大Ⅱ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1座。我们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又有哪些新的举措呢?

曾虎:水利工程是公益性较强的民生工程。我们主要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探索建立“建设人文化、运管标准化、环境优美化、效益最大化”的水利工程建管模式。一是理念重构。突出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建设一批有水文化内涵的精品工程,确保水利工程既发挥工程效益、更发挥社会效益,让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机制创新。对重点水利工程委托平台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由镇村管理,确保工程管护无死角。三是科技支撑。目前已建成22座水库雨水情测报、10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小河流防洪预警监测系统以及部分生活、农业灌溉取用水计量设施,为防汛减灾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夯实了基础。同时建立了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专职机构,强化水利专业人才培养,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主持人:去年以来,我县受极端天气影响,汛情和旱情都较为严重,我们在水旱灾害做了那些工作?

曾虎:2022年,开江县降雨1191.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功应对7次暴雨和2轮极端高温天气过程,累计组织转移群众31243户99728人,有效防范和应对了旱涝交替、旱涝急转天气带来的灾害影响。一是严格落实“四预措施”。建立健全了会商预警发布机制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现了县乡村点四级与毗邻地区、周边乡镇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协调联动;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形成了县级“1+4”和乡镇“1+N”各类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了水库防汛抢险、山洪灾害防治等综合演练。二是压实责任强化保障。严格落实防汛抗旱“三单一书”清单式管理工作制度,建立了防汛减灾四级包保责任制,组建乡镇防汛抢险队伍47支739人,重点部位观测队伍84支900人,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4支480余人。三是动态核查安全隐患。统筹部门和乡镇全覆盖组织开展小水电站和水利工程设施安全大检查,排查发现问题限时整改销号,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多措并举抗旱保供。强化抗旱减灾统一调度,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每日发布监测预警信息5000余条,累计投入抗旱人数6676人,出动抗旱队伍43支148人,使用机电井103口、抽水泵站70处、机动抗旱设备410台(套),出动送水车辆127车次,向各乡镇(街道)送水1174吨,救助饮水困难群众15000人次。

主持人:曾局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湖长制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都知道水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方面采取那些举措?

曾虎:第一,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推动巡河问效。各级河长严格执行“河长制”工作目标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推行“一张图”管河,坚持“常态化”巡河,实地排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有力保证了全县河长制工作的落地落实。第二,强化源头管控,持续筑牢水生态本底。一是严格取用水管控。全面贯彻《四川省水资源条例》,依规建立用水统计调查名录,编制开江县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严格执行取用水许可制度,坚决做到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制”。二是抓实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保护。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五大片区”乡镇供水标准化项目建设。标准化治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处,建设场镇截污干管160余公里。实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设立标识标牌69处、界标51个,建成隔离防护网18.3公里。结合河库管理实际需要,“延伸补位”聘请乡村河湖保洁员600余名,切实做好日常保洁。去年全县河湖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其中,4个水质监测断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1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是加强水污染治理。纵深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河流固体废弃物、入河排污口、河道采砂“四大专项整治”,大力推行城区“油水分离”和“油脂资源化利用”,新建和改建餐厨废水隔离池93口,整治溢污口整治6处,新建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第三,强化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治河护堤。一是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坚持系统谋划、重点突出、分批整治,加快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切实解决河道淤积萎缩水毁现象,投资7971万元开工建设新宁河普安镇筒车铺段、新盛河任市镇联盟桥段、新盛河任市镇三清庙段防洪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二是加快推进流域生态修复。启动新宁河流域永兴镇、普安镇、回龙镇段生态修复项目和任市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生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卢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3平方公里。第四,强化协同联动,持续深化河湖监管。一是强化岸线保护。严格执行“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全面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岸线规划和天师河、蕉溪河健康评价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县内违法侵占河道、非法采砂以及乱占滥用河湖岸线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强化协同治理。建立多方联动协作机制和跨区域管控体系,坚持与梁平区、开州区开展互动合作,实现联防联控、协同治理。三是强化采砂管理。依法规范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完成了全县河道采砂全域五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四是强化执法检查。今年以来,全县开展水事执法40余次,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1起,责令限期清除河道障碍物10起,处理涉嫌刑事案件3起。

主持人:曾局长,现在十四五已经过了快三年了,我们水利上的主要成效如何?

曾虎: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一是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老鹰岩、廖家沟、石堰口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升水库新的防洪库容、水库的蓄水能力,供水保证率都得到了提高,防洪灌溉供水功得到了恢复和改善。二是实施了一批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提高了洪灾防御能力。投资 万元完成了新宁河普安镇筒车铺段、新盛河任市镇联盟桥、三清庙段、万欣社区虾蟹基地防洪治理工程,改善了项目区行洪防洪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卢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3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10.90公顷,保土耕作440.13公顷,新建排灌沟渠2.67公里、生产道路6.768公里、蓄水池2口,极大改善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生态环境。四是大力整合片区水厂,加快推进五大片区水厂建设。五是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程85处,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3万人。六是实施移民项目建设,整治山坪塘34处,整治渠道736米,堤防修复947米,新建蓄水池9口,新建饮水工程1处,新建道路862.4米,管网安装7642米。

主持人:开江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我们水利十四五是如何谋划或发展的呢?

曾虎: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工作主线,以水资源总体配置为依托,以新农水、乡村水务、水美新村、生态治理为抓手,内挖潜力,外引资源,谋划境外引水工程,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治理一批中小河流,整合一批供水企业,全面建成开江县水网体系和水利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我县共谋划项目75项,总投资114.04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68.05亿元,2035年远期项目投资45.99亿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是建设大雄水库工程、徐家堡水库、龙形山等中小型水库,为片区建设提供充足水源;二是开展新街河、卢家沟等5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三是以新宁河、新盛河、南河、明月江为主线开展防洪薄弱环节的防洪治理以及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切实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四是分批实施讲治、任市、回龙、永兴及长岭五大片区供水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切实保障全县饮水安全;五是结合数字孪生,开展智慧水利建设;六是积极争取乡村水务、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模式;七是大力实施宝石桥、明月、明桥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八是大力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届时将彻底解决县域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