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综合执法局冲锋在前战疫情
自春节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开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党员干部吹响防疫“集结号”,全局上下一心,奔赴抗疫一线,以三项举措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一、不舍昼夜,全力以赴取缔占道经营
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开江县综合执法局实行“领导包区、中队包片、队员包路”的防控机制,分片区定人、定岗、定责,管控市容秩序。并发布《关于严禁占道经营、流动贩卖有关事项告知书》,全面关停城区临时农贸市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占用城区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区域及其他公共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开办市场、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等活动。
针对部分流动摊贩出摊时间早、收摊时间晚、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的特点,开江县综合执法局科学调配执法力量,将早班提前至6:00,晚班坚持巡逻到23:00,并全员不休地抓好节假日的市容市貌巡查管控,避免出现监管“空白时段”。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累计纠正流动摊贩2.1万余人次,制止违规活禽销售、宰杀行为90余起,规范商铺出店经营、休市禁令800余次,关闭清河路临时水果市场、淙城后街临时农贸市场等临时马路市场,全面实现城区“坐商归店、行商归市”。
二、履职担当,多管齐下强化防疫宣传
疫情防控,宣传先行。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普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开江县综合执法局自觉挑起共同抗疫的责任担当,集中人力物力,积极构建“空中+地面”的立体巡逻宣传模式。
(一)执法车织起宣传“骨架”
综合执法局将装载喊话器的8辆燃油执法车和8辆电动巡逻车全部投入抗疫宣传一线,充分发挥车辆音频播放功能,专门录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宣传录音4条,以执法车为阵地,穿街过巷,进行滚动播放,不间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二)执法者织密宣传“路网”
针对执法车辆无法抵达的公园广场、岔街小巷等区域,综合执法局采取徒步拉网宣传模式,执法队员手持扩音器,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用朴实的宣讲方式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无人机织牢宣传“屏障”
为消除疫情防控高空宣传“盲区”,综合执法局将“两违”建设巡查和取证的无人机,投入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利用无人机不受空间与地形条件制约、机动敏捷、巡查范围广的特性,对城区进行全方位实时高清拍摄,为地面执法队员提供准确和高分辨率的数据,帮助执法队员掌握地面难以企及的高楼天台人群聚集情况,并通过无线喊话器实现对居民实时喊话宣传,发出疫情防控宣传最“高”音。
三、守土尽责,部门联动筑牢疫情防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开江县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形成了“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良好战“疫”格局。综合执法局作为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队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一)狠抓街面人流管控
为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管人”专班工作职责,综合执法局强化街面巡逻力度,严防人群扎堆,劝离在农贸市场、广场周边聚集的群众,并配合公安局对街面行人、行车进行盘查,对无有效证件和不按规定出行的进行登记,并一律劝返,有效减少人员流动。累计劝返在外闲逛的市民9000余人,盘查登记3500余人。
(二)强化市场秩序管控
配合市监局严把综合农贸市场、新世纪农贸市场入口关,积极向群众推广社区、超市无接触配送,劝导群众使用网上订购、电话订购等方式采购日常所需货物,减少外出频次。此外,选派9名业务骨干加入县疫情防控联合执法大队,对暂停的活禽销售市场、酒店、餐馆、茶馆、酒吧等经营性场所开展白加黑巡查,对不支持不配合相关人员和单位给予从严从重处罚。
(三)落实人员出入管控
联合信访局,对单位所在小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挨家挨户采集信息、发放通行证,在大院门口设立值守点,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周一到周日,一刻不松懈、轮班值守,对进出本小区的人员一律进行信息核查登记和体温检测,对非本大院的人员原则上一律劝返,防止外来有风险人员流入,并保证每周对小区公共区域至少消毒消杀3次。同时严格要求单位职工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在家与单位之间往返,除一线执法外,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降低沾染病毒风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开江县综合执法局全体干部职工舍身忘我、恪尽职守,风雨无阻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在防疫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示范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充分展现了综合执法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