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创新“三个四”模式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新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优化乡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甘棠镇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以省级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乡镇为抓手,瞄准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问题,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环境,运用“三个四”模式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升级。
一、“四区”布局更亲民。甘棠镇最大限度利用好便民服务中心内部140平方米的空间,科学优化布局,设置四区,即:自助办理区、综合服务区、日常办公区、办事等候区。在等候区增添便民设施,配备报刊杂志、自主饮水机和休息座椅,在显眼位置摆放指示牌、办事指南和宣传资料,同时设有咨询台,专人值守,方便群众进行业务咨询。充分体现“亲民化”改造和“家园化”办理,减少了群众因不懂程序造成的误时、误工、误事现象。
一、“四变”举措更便民。一是窗口设置从“单窗受理”到“综窗通办”转变。将原来设置的8个窗口,按照要求整合为公共服务综合窗口、行政审批综合窗口和党政综合窗口3个。目前,甘棠镇将进驻的274项便民服务事项,皆可在三大综合窗口办理完成,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路”。二是人员素质从“单科服务”到“全科通办”转变。由于窗口设置的改变,办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由专人专项办理变为全科覆盖办理。目前,甘棠镇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可由2人一组实现全科覆盖。三是弹性值班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甘棠镇科学区分赶集日与非赶集日,充分尊重人员流动规律。根据人流量、任务量增减,实时动态补充或者调减人员,原则上赶场日全员值守,非赶场日三个综窗各留1组2人进行值守。 四是服务方式从“窗口坐等”到“主动下沉”转变。甘棠镇合理调配人员,主动下沉到村(社区)代办点进行业务指导,走村入户开展情况调查、信息收集,对困难群众进行业务上门办理。目前,甘棠镇便民服务中心每月办件量约3400件左右。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