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开江县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提升专栏

开江县“三措并举”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治理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28     点击数: 人次

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原则,我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强化措施落实,建立长效机制,以“四城同创”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载体,扎实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等突出问题,有效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社区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制定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对该项工作实行高位协调,成立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县治理办牵头具体负责全县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和县级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落实专人和具体股室开展此项工作。县委目标绩效办、县治理办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对整治成效较差的单位和社区实行“三色卡”督办制度,扣减当年目标绩效分值,确保社区环境治理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县城区实行县级领导包片区、部门包街巷、社区包楼院常态开展社区环境治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办)指导督促社区对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逐项整治销号。建立健全了社区主体、乡镇统筹、部门指导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常态机制。

二、整治突出问题,提升环境品质。一是抓保洁,环境卫生大提质。以“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为抓手,切实解决居民反映保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扬尘较重、卫生存在死角、城乡接合部较脏等突出问题,全面落实“门前双三包”和垃圾定点收集、分类处理机制,社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抓“五乱”,容貌秩序大改观。对城乡接合部乱堆码、乱搭建、商店占道经营、楼院小区乱堆乱放、乱植乱种、乱贴乱画、“蜘蛛网”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年累计清理乱贴乱画5万余处,规范占道经营2万余起,清理乱堆乱放8000余处。三是抓建设,基础设施大改善。全力解决病害路面、破损人行道、污水乱排等问题,进一步打造孝文化、牛山寺、观音寨、滨水景观等休闲场所,城区道路全面更新铺设泥青,更换人行道地砖,推进主干道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完成城镇雨污分流,实现城区电线电缆下地埋设,城区骑游道、停车场、文体广场、公厕布局不断完善,牛山寺公园“全民阅读.经典诵读”书屋成了居民消遣的好去处。四是抓宣教,文明指数大提升。通过开展“门前双三包”、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横幅标语、开展“七进”活动、文明劝导、不文明现象集中整治、“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改变群众乱扔、乱拉、乱堆、乱吐、乱刻、乱画、乱穿、乱行等陋习,让居民逐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公德、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有效。一是建立台账,对标整治。各单位按照《开江县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认真排查问题,理清责任,列出清单,制定限时销号台账。二是创新方式,突出效果。县治理办采取现场指导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乡镇(街道办)各社区开展工作,从“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入手提高乡镇、社区两级干部的认识,明确思路和行动方向。并按照先易后难、先面上后死角的原则对容易整治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对不能及时整治的问题采取集中攻坚和分阶段实施整治。三是严格考核,督查问效。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实行每月考核评比机制,逗硬督查考核。设立举报热线8139555,形成效能监察、群众监督、目标考核三位一体的立体督查机制。将日常督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制度;将专项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不力的反面典型进行严肃处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立体督导机制。完善定期督查、电视曝光、考核评比、从重问责机制,严格实行白、黄、红“三色卡”督办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