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开江县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专栏

开江县“四抓四促”全力助推“四城同创”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26     点击数: 人次

为改善我县城市人居环境,规范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全力助推“四城同创”,我县采取宣传教育与文明劝导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部门联动、全民动员、全面参与,重点整治脏、乱、差、堵现象,城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市民的文明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一、抓宣传,促氛围营造 

利用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形式,充分宣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五治”工程和“四城同创”的内容、意义以及重要性。在城区桥头、广场、红绿灯处等交通要道、明显位置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共100余条,制作更新宣传栏60余个,发动城区各机关单位、银行、社区、小区物业等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城乡环境治理和“四城同创”宣传标语。组织志愿者上街向市民群众和商户逐户发放宣传单,引导群众搞好屋内屋外及个人环境卫生,引导群众摒弃乱扔、乱吐、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发放环境治理及“五治”工程宣传资料2万余份,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各类“脏乱差”现象、不文明陋习等300余起。

桥头广告.jpg

广场宣传.png

二、抓整治,促环境改善

一是抓好环卫保洁。采取人工保洁与机械车辆相结合,实行精细化作业。县城区266名保洁人员从早上5:00至晚上10:00,全天候对各大街小巷进行全覆盖清扫保洁,垃圾桶、垃圾箱里的垃圾做到随产随清。利用清扫机械和环卫洒水车加大清扫保洁力度,每天早上7:00前、下午14:00前、晚上22:00前分别三次对主次道路路面、人行道等进行深度清扫冲洗,提高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效率。二是整治占道经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落实“5+2”、“白+黑”工作制度,彻底整治城区骑门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行为,重点对三源、小西桥、新北街、正南街等区域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撑杆搭棚等进行严格规范,确保商品经营归行入市。目前,取缔占道经营、骑门摊点6000余处,清理撑杆搭棚1400余起,整治流动摊贩2000余个。三是整治交通秩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县公安交警大队采取联合执法,对城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严厉整治,严格规范乱停乱放行为,对摩托车、电瓶车等非机动车未停在划定区域的一律拖移,对机动车乱停乱放一律进行处罚。截至目前,累计拖移不按规定停放的非机动车2554辆,处罚2376辆,处罚金439600元,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5.2万起,增补施划非机动车停放点位682处、机动车停车位669个。

交警综合执法联合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png

整治.png

三、抓劝导,促素质提升

城区123个“片长大包干”责任制单位派出的86名文明劝导志愿者分别在建成区13个志愿服务劝导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在劝导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左手佩戴“文明劝导志愿者”袖标,身穿红马甲,手拿服务旗帜,对过往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车主不戴头盔、违规安装遮阳棚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提醒骑车和行走的群众不要闯红灯,帮助盲人过马路等。截至目前,累计劝阻不文明交通违法违规人员1.1万余名,到“教育点”接受“五选一套餐”(罚款、抄写《文明劝导21条》《达州市民文明公约》《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协助公安交警在路口劝阻不文明行为、选择观看20分钟交通安全警示专题片、选择将违法违规行为发微信朋友圈求好友集赞20个)处罚3000余名,查处不戴头盔1300余起。通过文明劝导活动的开展,市民的文明意识得到大幅提升。

文明劝导.jpg

五选一套餐教育点.jpg

四、抓督查,促成效巩固

县委目标绩效办、县四城同创办、县治理办、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动,每天对城区各大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差现象、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到位及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县融媒体中心和开江发布随机选择路口实施媒体监督曝光,对环境卫生整治不力、不按规范要求开展路口文明劝导的,进行通报批评、曝光,扣减相关单位四城同创排名分值0.3分;对迟到及劝导履职不到位的志愿者现场作采访并实时据实曝光,单位累计迟到人次3次以上给予“红牌督办”并加倍扣减排名分值,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印发督查通报26期,督办通知6期,媒体曝光26期,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曝光238处,6个单位被白牌警告,1个单位书面检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