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开江 / 魅力开江 / 文学

干事,搞事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5-09     点击数: 人次

检验实力的时候到了,看清人性,反思细节和日常习惯的时候到了。

这世上总有那么几拨人,一拨冲锋陷阵,义无反顾,睿智无私;一拨唯恐天下不乱,借机生事,蛮横添乱,贪婪自私;一拨懒惰麻木,行动迟缓,随波逐流。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战的序幕一拉开,就把国人素质的良莠不齐展露无遗。一边是冲在抗疫一线的医疗队伍,大义凛然的医生、护士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令人感动落泪的人物事迹无数,暖心的、激情的正能量和实实在在的进展鼓舞人心;一边却是一群不安分的国民,宅家按捺不住浮躁的心,该遵守的不遵守,不假思索地去造谣传谣;一边是爱心人士捐资捐物,慷慨解囊;一边是某些商家坐地起价,假冒伪劣想发不义之财;一边是在努力研究高效解决的办法,一边是基层困难赤手空拳只喊口号;而另一边还有吃瓜群众品头论足,狂打网络暴力口水战。形形色色,花样百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氛围存在:似乎干事的不如无事的,无事的不如搞事的。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心中是胸怀正义感和爱国情怀的。

处理一件事,应对解决问题,折射出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处事能力丶水平和人格。说起干事漂亮,网上对浙江跟河南两省的防控疫情的做法各有赞赏与争论。浙江省充分利用现代化成果,整合财力、科技、人才资源,方法和手段都科学有效;而河南医疗条件基础相对落后就用简单的方式,村委会主任拿个大喇叭,挨家贴封条,壮汉严防死守关口等土办法,也是能管用的。能根据本省的情况利用相应资源去控制疫情的发展,开动脑筋及时处理有效,这就是有水平、负责任、敢担当!值得学习。

但是在基层,依然有形式主义存在。人民网披露:从上至下,各个行业各个级层给基层部门出一箩筐的文件,好像大家都很重视,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助乡镇解决哪怕是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实际问题。这的确是很多真实状况,基层干部要完成排查任务,却没有防护工具,赤手空拳上阵,心惊胆战。单位上班的,表格汇报材料层层都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他们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他们需要的是操作性强的举措,而不是留?迎检的繁多表格。基层为什么会这样?可能跟平时的工作氛围有关,干部队伍中有那么一部分好像总是在轰轰烈烈高调地做这做那,但实际却看不到过程细节的严谨、细致和实效,要解决最后那一道题,还得甩给懂方法、有水平的人去完成,某些看似充满激情、积极肯干、喊着口号的人倒不一定真叫靠谱。大局面前,那些爱出风头实则半罐水都不到的人更应该沉下来,向干事漂亮的学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看看网友们晒出:自制各种口罩的方法视频,买口罩等医护用品实行摇号预约购买,避免现场排长队等方法,还有人立刻结合基层防控的具体细节提出建议,方便操作,这些才是肯动脑、干实事的聪明人,值得点赞!

当然,有些人根本就没大局意识,冷漠而懒惰,行动畏首畏尾,不但自己没有前瞻性还反而恼怒那些未雨绸缪的人,他们不想当功臣只想走一步看一步,但是当火星子落到他自己脚背上时,他会比谁都精明急跳。干事的,偷闲的,搞事的,这些人与现象其实由来已久,用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不让老实人吃亏,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真的很重要。

搞事的谣言,就是放血的刀。整个新年,每一天打开手机每个群都充斥着各类重大消息的视频、文字、图片,第二天又来一大波辟谣信息刷屏,真真假假,乱人心智。国难当头,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尽快降服病魔,帮不上忙没关系,别添乱就行,尤其不要蛊惑人心,煽动民粹。可盲目跟从,断章取义,没有客观分析能力,却爱添乱传谣的大有人在。要不,怎么会有“2020新年七抢”的段子:抢口罩,抢酒精,抢护目镜,抢双黄连口服液……有人嘲讽:专家说什么用品管用就一秒抢光,专家说不出门,你们咋就跟聋了似的?想想前线战事激烈,专家缴尽脑汁攻坚克难,而一拨宅不住的家伙们听风便是雨,哄抢添乱,前方干事后方搞事,专家也是很无语了。

如果说这是人性本能的一种,自我防卫意识和自私性强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人却是无知而又无耻,导致偏执冲动酿成恶果。

前些天新闻有说“宠物接触到了感染人群也需要监控防备”,但不听具体分析的人就开始传谣“猫狗会感染病毒”,某社区张贴宣传页,要求业主自行处置猫狗,否则强制捕杀,并进行处罚,接着便有人把自己养的猫和狗摔死了。这是不是太冷血极端了?尽管不断辟谣这辟谣那,但总有不幸发生。为什么总有人听不得风吹草动就信口开河?比传染病更可怕的就是对真相的歪曲,当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掀起在群体中,便注定了失去理性的悲哀。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品,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觉得好玩转发了一下,但实际上你已成为帮凶。要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我们经历疫情之后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反思。

行善,本是一件很好的事。在这场疫情中每一位出过力或捐款捐物的人,都或多或少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可有些人非要在这个当头起哄,把明星、把领导、把生意老板、把所有在他们心目中认为可以揪出来攀比的人,拿到他们所认为的道德制高点上,不顾真相加以评判,甚至进行口水暴力,肆意辱骂,以此显示出自己所谓的正义高亢。其实真正做好事有爱心的人,始终如一热爱着这个世界,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行善积德,慈善公益“捐一块钱,一点也不少,捐一百万,一点都不多,”凭什么由着这样一群搞事的人妄议和攻击?真君子,假伪善,各自心知肚明,难道就不能闭上嘴各自做好自己的本份吗?

武汉医院曾上演令人心寒的一幕:肺炎病人家属因亲人去世而情绪激动,抓扯并殴打医生头部和颈部,医生的口罩、防护服也被扯坏,在隔离病房造成这样的局面,后果可想而知多严重。然而第二天,被打的医生却希望大家不要再关注此事,应该团结齐心专心应对疫战。医闹事件无论是此次疫情期间还是往常都时有发生,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点像医生那样的善解人意和宽容仁心,就可以克制冲动的魔鬼,不再节外生枝。某医院一个肺科主任讲解救治一个重症冠状病人的艰难过程及消耗的成本,真是付出巨大。一个重症患者,从住院到能基本出院,大致要花近四十万左右的成本,医治一个重症患者,需要五六个医生协作才行,单给一个病人翻个身,就要一群人忙活。一个医生的防护服等成本一个人就要近三四百元,如果中途出来喝水或上厕所,这套用具就得报废重穿一套(为此,一些医护人员穿上了纸尿裤),一个重症患者平均下来一天要消耗10套,而且出院后还有后期治疗的投入。想想吧,前线的代价有多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听从指挥,再给专心做事的人添乱?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干事的忙里忙外,搞事的断章取义,落井下石,斤斤计较,狭隘自私。

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理性对待,不做冷酷无情之人,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管好自己,至少不要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不搞事,不添乱。把我们的良知和爱国情愫转化到学习探索中去,转化到能干事、会干事中去。这样,我们可以战胜疫情更快一些,对今后的发展建设也更有利一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上一篇:庚子抗疫

下一篇: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