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提案议案 / 政协提案

开江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17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2-04-25     点击数:341 人次

​唐珊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1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江县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橄榄油之都、中国西部银杏之乡、四川麻鸭(白鹅)之乡,是四川粮油、水禽、生猪、银杏基地,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县。近年来,我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发展现状

一是大力发展“稻田 ”,讲好“稻田 ”故事。利用开江优质稻田和宝石湖水库饮用水源渠系配套优势,通过“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泥里鳅鳝、水里养鱼、水上养蛙、基上果菜”立体循环种养,施用有机肥,采用绿色防控,配套溯源系统,形成以水稻为基础的“稻田 ”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坚持把试验示范区作为景区来打造,积极讲好“稻田 ”故事,有机植入地方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美食文化,重建传统民居李家大院、稻田人家、熊家大院,高水平规划建设“绿布伊甸园”和“田园迪士尼”,加快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区、农耕文化博览园和乡村民俗客栈。

二是积极发展“果林 ”,做好“果林 ”文章。围绕开江“三个十万亩”银杏、油橄榄、水果基地优势,成功探索了“果林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地划分为若干循环农业效益单元,以果林为基础,按“以种定养“原则,配套种植牧草、金花葵,养殖肉牛、土猪、土鸡、蚯蚓,形成种养间的循环利用。

三是巩固提升“莲花世界”产业融合园区,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藕鱼共生”模式浅水种藕、深水养鱼、鱼藕混作、立体种养、高产高效以养殖为主,种植、游船为辅。莲藕产业以“联合社 公司 专合组织 种植大户”模式进行发展,鼓励专合组织、种植大户从事多种经营,种植莲藕、莲子烘干加工以及销售莲藕及其加工产品、开办农家乐等,促进三产融合,农民增收。

四是不断强化电商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实施“互联网 农业”战略,建立开江县农业综合交易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 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产供销信息共享,推动订单生产供应链模式。支持涉农市场、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领头人等,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开设网店,在全国性或地方性电子商务零售平台开展以C2B、团购、秒杀等模式为导向的预售、定制、定单农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工程,着力打造农产品知名电商品牌,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64个点,培训电子商务500余人次。

三、当前发展困难与瓶颈

(一)文旅产业融合度不高一方面,受自然地理影响及农民思想认识等因素,大量土地资源分散经营、规模小、利用率低,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加工设备和技术落后,农产品加工滞后,加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不足,经营形式简单雷同,文旅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发展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交通、电力设施发展相对较快,但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贸易市场、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农民对电子商务不了解,对电商服务农民、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清楚,大量农产品仍以传统销售方式为主。因需求信息不灵、销售手段落后,导致部分农产品滞销甚至烂掉,损失不可估量。

四、下步工作

(一)有序发展农业新业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规范有序地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节庆农业、会展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庄园、特色旅游小镇等,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知名村镇和特色园区,打造旅游集聚区,做大规模,做活产业,做实效益,避免同质化。

(二)强化服务,筑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支持中高等学校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科技特派员、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等创办和领办农村一二三产业实体。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供销社、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开江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