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异地就医备案结果自助查询渠道开通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第二十九期)》,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10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备案人数持续增长;受国庆长假影响,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略有下降。125个地区依托国家平台实现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
一、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持续增加
截至10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37938家,比上月增加1392家,其中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34963家;国家平台备案731.18万人,累计结算652.92万人次,医疗费用1577.44亿,基金支付931.27亿。10月份,受国庆长假影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28.36万人次,环比减少13.90%;医疗费用68.56亿元,环比减少16.65%;基金支付40.59亿元,环比减少16.32%;日均直接结算9147人次,次均费用2.42万元,平均支付比例59.20%。
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略有下降
截至10月底,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区三个试点地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234.03万人次,医疗总费用5.7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3.33亿元。10月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27.51万人次,环比减少5.19%;涉及医疗费用0.70亿,环比减少6.76%;基金支付0.41亿,环比减少2.58%;日均结算8873人次,次均费用254.89元,平均支付比例57.86%。
三、全国统一备案线上服务试点地区持续扩大
目前,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和新疆等20个省份的125个统筹地区(见附件1)作为试点地区已陆续开通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试点地区参保人可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在微信中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按照提示自助办理住院费用跨省就医备案。
四、异地就医备案结果自助查询渠道正式开通
跨省异地就医全国查询服务已开通,参保人员可登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网站(互联网访问地址:fuwu.nhsa.gov.cn),在跨省异地就医查询栏目查询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和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相关公共服务信息。已备案或跨省直接结算参保人员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APP扫码或账号登录,进一步查询个人异地就医备案结果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费用(查询方式见附件2)。
附件:1.国家平台线上备案服务开通地区名单
2.《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操作指南(跨省异地就医)》
附件1:
国家平台线上备案服务开通地区名单
一、山西(12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阳泉市、长治市、忻州市、晋城市、大同市、朔州市、太原市、晋中市
二、内蒙古(13个统筹地区)
自治区本级、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三、辽宁(1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
四、吉林(1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
五、黑龙江省(8个统筹地区)
鸡西市、鹤岗市、黑河市、七台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省森工地区
六、江苏(13个统筹地区)
南京市、无锡市、宿迁市、淮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苏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
七、浙江(1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
八、安徽(12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六安市、蚌埠市、亳州市、淮北市、合肥市、宿州市、芜湖市、滁州市、黄山市、阜阳市、宣城市
九、福建(1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
十、江西(10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宜春市、鹰潭市、抚州市、南昌市、九江市
十一、山东(16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滨州市、菏泽市、聊城市
十二、湖北(3个统筹地区)
宜昌市、武汉市、荆州市
十三、湖南(2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湘潭市
十四、广西(1个统筹地区)
自治区本级
十五、海南(1个统筹地区)
海南省
十六、重庆(1个统筹区)
重庆市
十七、四川省(13个统筹地区)
省本级、自贡市、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雅安市、巴中市、达州市
十八、陕西(5个统筹地区)
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安康市、汉中市、宝鸡市
十九、宁夏(5个统筹地区)
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
二十、新疆(6个统筹地区)
自治区本级、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附件2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操作指南
(跨省异地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