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看开江

开江农信社深耕“三农” 华丽转身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9-11-06     点击数: 人次

     开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建于1953年,到现在已走过了66年的风雨岁月。

  数十年来,该联社立足“农业经济占比较大”的县情,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歌猛进。因其点多、面广、线长,农业贷款余额、每年新增农业贷款都高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主力军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

  截至2019年6月末,该联社各项贷款余额474210万元,累计投放贷款114937万元,贷款增速12.9%。存贷比69.44%,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25.28个百分点。2018年,该联社在全省农信系统法人机构考核中排名大幅跃升,从上年度的倒数第3名升至33名。

  党建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和十分艰巨的目标任务,开江联社党委班子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坚决把党的领导作为经营管理工作中举旗定向的重大原则,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责任”,将管党治党融入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机制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了开江农信系统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为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以社为家、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联社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带头发挥示范作用,关心关怀干部职工,通过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和集体、派驻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驻社、提高员工薪酬待遇等措施,凝聚人心,增添动力。过去,该社的九层办公楼没有电梯,联社挤出资金新装了一部电梯,解决了职工上班楼上楼下来回跑的问题,受到一致好评。

  人心齐,干劲足,面貌变。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沉重包袱,正被重新焕发的员工斗志一一化解。去年,个人业务部在驻新太信用社期间,共商对策,全力攻关,仅四个月就收回不良贷款68万元。联社基本实现了“一年改变面貌、两年有所起色、三年即见成效”的既定目标。

  支农支小

  彰显助推地方经济的农信担当

  在四川东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栋栋牛舍一字排开,肉牛满圈,变废为宝的沼气点亮了附近的村庄。该公司董事长蔡井轩说,他在开江联社贷款350万元,加上自有资金,总共投资150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肉牛养殖场,仅半年就出栏肉牛1200头,实现产值800万元,创利120万元。

  在永兴镇门坎坡村,蔡义新正在蛙池旁边忙乎着,准备给镇上餐馆送青蛙。当地信用社给他发放贷款10万元,他共投入120万元养殖青蛙,年纯收入可达20—30万元,同时还带动7户农户养殖青蛙增收致富。

  近年来,开江联社始终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立足支农支小,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两增两控一降”目标。截至今年6月末,全县小微企业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79亿元,比年初增加1.69亿,比年初增加12.94%;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264户,高于年初13户,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实现持续降低。同时涉农及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稳中有升。截至2019年6月末,开江全县涉农贷款余额26.8亿元,比年初上升1.33亿元。累计投放5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392笔,金额8194万元;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7370万元;利用央行扶贫再贷款发放扶贫贷款1亿元。

  金融扶贫

  探索脱贫攻坚的农信模式

  王元奎家住开江县甘棠镇观音岩村,妻子周代美肢体二级残疾,母亲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身上。每每谈到出路,老王都一片迷茫,直到他成为开江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周依春的帮扶对象。

  几次上门走访后,周依春把王元奎一家的情况摸了个透彻:为人很实在,有一门养鱼的手艺,从业的时间还不短,但由于穷怕了,手头紧,胆子小。于是,他给老王“量身订做”了一幅脱贫蓝图——养鱼。为帮助王元奎发展养鱼产业,周依春走市场、看行情,到鱼塘、做规划,筑堤坝、送鱼苗……终于,40亩鱼塘在一片青山绿水中建成,600米的脱贫路直通鱼塘,数万条鱼苗欢快成长。老王逢人就说:“周书记这么支持,我怎么可能富不起来呢?”

  在周依春的带领下,开江联社选派了基层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甘棠镇锣鼓堂村第一书记;帮助观音岩村建起了农民夜校和农信员办公室;为23户贫困户、9户非贫困户送去了“脱贫鸡”“脱贫猪”,种植了“脱贫林”;把饮用水直接接入到村民家中;甚至为观音岩村近30名贫困女性购买了妇女健康保险,避免她们因疾病陷入困境……

  开江县是我市传统的农业小县,农村人口多,贫困面积大,精准扶贫是该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开江县联社充分认识到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其辖的7个支部分别与普安镇筒车辅村、回龙镇陈家沟村等7个贫困村支部结对共建,大力开展“一村一农信员”和“百名党员干部进村组”活动,选派了34名员工担任村支两委成员或村主任助理,机关全员挂联帮扶贫困农户。

  在抓好结对帮扶和社会帮扶的同时,开江联社狠抓金融助推脱贫工作,建立了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以金融产品为基础,以信贷投放为抓手,以支持民生为重点,全力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和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7046笔、3.28亿元,在全县支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占比高达90%,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开拓创新

  贡献支持乡村振兴的农信力量

  近年来,开江联社党委提出了“凝心、聚力、破难、求变”的新时代开江农信精神,一大批干部员工备受鼓舞,除了在存款营销、贷款拓展、不良清降等业务经营中建功立业,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之外,还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普惠金融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开江农信力量。

  贷款1900万元支持的宝源白鹅,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养殖白鹅,年户均增收8000元;向任市镇“大闸蟹”项目发放贷款500万元,目前年产值达1350万元,利润达150万元;支持新太乡生茂源流转土地近2000亩,投放贷款300万元,发展“养殖+观光”农业……

  2018年春节,开江县举行首届开商大会暨2018年乡友迎春茶话会。作为开江唯一一家参与本次大会的金融机构,开江联社在会场周围用签名墙、横幅、流动汽车银行、全新的宣传片等吸引乡友的眼球;安排专职营销团队,用内容丰富的宣传折页和细微周到的服务增强乡友的体验;用综合的服务方案、优惠的服务条款,诚挚的服务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抓住乡友的心。会上,该联社分别与北京、成都、广东、重庆开江商会签订回乡创业金融支持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达4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