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县委、县政府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营经济各项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有效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平稳发展。
一、2018年民营经济运行特点
(一)总量不断壮大,结构调整优化。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6、36.4、34.9亿元。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2.5:45.0:42.5调整为11.9:45.0:43.1,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
(二)增速平稳上升,增加值比重提升。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比GDP快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7.8%、10.5%。从具体行业看,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高1.0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3.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4个百分点。
(三)民营经济活力凸显,对经济拉动力增强。从相关部门收集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县新发展私营企业831户,个体工商户1629户。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6个,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8个,新增服务业规(限)上民营企业12家,新增资质房产建筑民营企业3家,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户。开江县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达州市优秀民营企业。2018年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2.2%,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0.5、0.3个百分点。
(四)民营经济税收就业增多,民营投资稳定增长。2018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24亿元,新吸纳城镇就业人员4218人,新增民营经济贷款余额6.06亿元。2018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26.4亿元,增长10.6%,民间投资总量占总投资比重达29.0%。
表1 2018年全市各区县民营经济完成情况
GDP总量(亿元) | 民营经济增加值 | |||
总量(亿元) | 增速(%) | 占GDP比重(%) | ||
达州市 | 1690.2 | 1046.5 | 8.4 | 61.9 |
通川区 | 239.3 | 153.4 | 8.7 | 64.1 |
达川区 | 221.5 | 134.3 | 8.5 | 60.6 |
宣汉县 | 300.6 | 167.1 | 8.6 | 55.6 |
开江县 | 127.6 | 80.8 | 8.2 | 63.3 |
大竹县 | 331.3 | 209.9 | 8.8 | 63.4 |
渠县 | 274.7 | 172.4 | 8.4 | 62.8 |
万源市 | 141.3 | 86.9 | 7.8 | 61.5 |
经开区 | 56.9 | 42.9 | 8.7 | 75.3 |
表2 2018年全市各区县民间投资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 民间投资 | |||
总量(亿元) | 增速(%) |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
达州市 | 1400.4 | 551.3 | 19.3 | 39.4 |
通川区 | 188.2 | 91.4 | 42.5 | 48.6 |
达川区 | 187.0 | 53.3 | 32.8 | 28.5 |
宣汉县 | 267.5 | 95.3 | 9.3 | 35.6 |
开江县 | 91.2 | 26.4 | 10.6 | 29.0 |
大竹县 | 239.2 | 109.1 | 21.7 | 45.6 |
渠县 | 226.1 | 77.9 | -1.5 | 34.5 |
万源市 | 85.7 | 23.1 | -30.5 | 26.9 |
经开区 | 115.6 | 74.7 | 66.8 | 64.6 |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部分行业增速较慢
民营经济中工业增加值增长7.8%,增速比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低1.3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5%,比去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8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增速的下降,影响了民营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行业发展不均衡
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分行业占比看,工业、建筑业、其他行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较大,占比分别为28.6%、16.6%、15.2%和12.6%,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占比均不到6.0%,分别为4.7%、5.2%、5.4%。
从民营经济增长分行业贡献率来看,其他行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四个行业对民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7%,分别为32.2%、29.6%、13.9%和10.0%。
民营经济中部分行业发展较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很小。
(三)民间投资总量小、增长较慢
从民间投资总量看,全县民间投资总量26.4亿元,从全市看,仅比万源市多,比最少的万源市(23.1亿元)多3.3亿元,比最多的大竹县(109.1亿元)少82.7亿元,仅占全市的4.8%。
从民间投资增速看,全县民间投资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万源市、渠县、宣汉县高41.1、12.1、1.3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经开区低56.2个百分点,比全市低8.7个百分点。
从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总量比重看,全县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为29.0%,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比达川区(28.5%)、万源市(26.9%)分别高0.5、2.1个百分点,比全市最高的通川区(48.6%)低19.6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0.4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千方百计为壮大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环境。坚持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制定、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非竞争性领域开放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鼓励民营企业设立发展互助资金、搭建“银行+商会+企业”三方联动融资平台,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切实提高民营经济实力。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抓好品牌培育创建。结合全市“6+1”产业布局和我县优势产业及资源禀赋,招大引强,主要做好健康家电、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引导扶持重点、重大服务业项目发展,实现民营企业总量扩容、提质增效。推动全县民营经济向现代服务业逐步调整优化,增添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三)大力培育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支持个体、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权并购、增资扩股、股权置换、合法拍卖等方式兼并重组,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对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早日引导入库,壮大经济总量。
(四)加强对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和调查研究。一方面,民营办与部门间积极协调沟通,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时研判、科学预警,为研究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探索围绕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改革促进、优化环境、新旧动能转换、传统服务业弱势调整等方面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深层次挖掘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