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岭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强化人才工作意识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环境为保障,积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助推脱贫攻坚、建设幸福美丽长岭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强化“四个意识”,开发人才资源。一是“一把手工程”意识,镇党委将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落实“一把手抓人才资源”目标责任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二是“人才标准多样化”意识,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为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选配5名副书记,调整3名“第一书记”;三是“人才至上”意识,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安排引进硕士生刘光辉(遗传学专业)参与农业园区和脱贫攻坚工作,将选调生罗斌午划分到党建专项工作组中,负责日常党务工作;四是“人才大开发”意识,采取“使用性开发”、 “储备性开发”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共计98名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类人才管理台账”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9名,以各种方式来推动辖区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营造“三个环境”,实施人才服务。一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开展对优秀人才规模化、系统化的宣传,形成激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本土人才市场和人才数据库,录入涵盖机械制造、餐饮娱乐、运输、建筑、加工、教育等多方面多领域人才,包括知名乡友28名,农民企业家17名,农民工8名,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作用,通过周到服务、规范运作,科学指导,有力监督完善本辖区人才市场体系;三是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与本地、本行业优秀人才代表开展联谊活动,主动听取优秀人才对镇党委、镇政府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研究解决,鼓励他们为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牵线搭桥、建言献策。
健全“三项制度”,强化人才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出台了《长岭镇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长岭镇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长岭镇关于加强优秀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长岭镇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二是坚持学习培训制度。举办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培训班5次。通过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共组织集中学习40多次,开展各类种养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700余人次,其中农村党员100余人次。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制度。坚持从严管理,完善站所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出台《长岭镇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减贫实绩与干部考核挂钩,建立完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季度检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重点督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方式,加强对人才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定期与职能单位主要领导交流工作情况,形成人才监督管理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