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伸援手 扶贫济困 福慧教育基金会向开江县贫困高中生捐资助学
来源:县侨联
发布日期:2019-04-02
点击数:人次

在开江县侨联努力争取下,在省、市侨联关心帮助下,3月27日-29日,福慧教育基金会四川代表处一行5人莅临开江,对拟资助的6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进行座谈和入户家访。

(上图为:座谈会现场)

2018年12月,开江县侨联深入调研,协调白杨小学、开江中学、职业中学、任市中学完成省侨联和福慧教育基金会交办的调研课题,形成了《当前开江县贫困学生上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得到省侨联和福慧教育基金会高度认同。2019年1月,福慧教育基金会决定给我县贫困高中生一份“厚礼”,拿出资金12万元,资助贫困高中生60名,每人每年2000元。

为了把这个项目实施好,把这笔有限的公益基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2019年1月上旬,开江县侨联和关工委、教科局相关负责人一道,多次深入任市中学,与老师们座谈交流,全面了解该校贫困高中学生的情况。由于临近寒假,入户走访只得搁浅。

2月19日—24日,年味意犹未尽,开江县侨联便组织县关工委、教科局和学生所在地乡镇、村(社区)干部一道,早出晚归,跋山涉水,不顾山高路远,晕车呕吐,克服饥渴和疲劳,坚持走村窜户深入贫困学生家中,了解家庭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和学生现实表现情况,涉及宝石、甘棠、靖安、新街、任市、八庙、长岭、广福等8个乡镇30多个村(社区),行程2000多公里,从最初提供的102人中筛选了60名家庭特别困难、本人特别优秀的高中学生。

福慧基金会是由加拿大、美国等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共同发起,于2004年底成立的一个无政治、无宗教背景的合法慈善机构。基金会的宗旨是帮助生活在中国偏远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和儿童得以接受德智并重的全面教育。2017年8月,该基金会首次资助我县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10名,每人每年资助4500元,一直到他们大学毕业。2018年8月,该基金会再次资助我县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12名。这已经是该基金会第三次向我县贫困学生伸出援手了。

(上图为: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刘启文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上,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刘启文对福慧教育基金会莅临开江捐资助学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县财政每年都要挤出部分资金捐资助学,还多次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全县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基金会继续给予开江教育支持与资助,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同时也表达了对受助学生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永远不忘党恩,始终铭记侨恩,珍惜机会, 感恩奋进,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化作学习的动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上图为:县教科局副局长潘峰在座谈会上发言)

县教科局副局长潘峰对福慧教育基金会理事谭人俊、四川代表处主任邓晓云一行不辞辛劳来开江捐资助学深表敬意。他希望各位受助学子不要辜负基金会的深切厚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上图为:福慧教育基金会理事谭人俊、主任邓晓云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上,福慧教育基金会理事谭人俊、四川代表处主任邓晓云亲切地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家庭困难,希望受助同学要努力学习、感恩奋进、延续爱心、播撒希望。

(上图为:与会人员合影留恋)

座谈会后,一行人不畏山高路远、旅途劳累,在侨联、关工委、教科局和任市中学老师陪同下深入到宝石、甘棠、靖安、新街、任市、八庙、长岭、广福等8个乡镇30多个村(社区)入户走访60个贫困学生家庭,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收集了大量需要帮助学子们的原始信息以及图片、影像资料,为后续的助学项目公开、透明开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上图为:福慧教育基金会、侨联、关工委和教科局一行人到靖安乡永安街学生邓焜文家走访座谈)

(上图为:福慧教育基金会、侨联、关工委和教科局一行人到甘棠镇跳蹬河村5组学生李小雨家走访座谈)

(上图为:福慧教育基金会、侨联、关工委和教科局一行人到任市镇花朝门村3组学生唐梅芝家走访座谈)

(上图为:福慧教育基金会、侨联、关工委和教科局一行人到任市镇文化街32号谭运福家走访座谈)

我们相信,有了基金会的资助,有了这么多热心人的关怀,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一定会更加坚实,充满阳光和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