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2018年服务业运行分析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9-04-01
点击数:人次

2018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125586”总体部署,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务实举措、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一、服务业完成基本情况

2018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0.1%,增速比GDP快2.0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确保目标0.6个百分点,全市排第4位。

(一)服务业比重提升、拉动作用增强

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5%,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4.9%,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高42.8、21.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强。

(二)规上服务业发展提速

2018年,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19家,比去年增加8家;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3亿元,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8家,比去年增加6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0.4亿元,增长45.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6.0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各行业保持较快发展

服务业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增长4.1%,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5%,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1%,拉动服务业增长0.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增长5.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0%,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3%,拉动服务业增长1.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增长8.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8%,拉动服务业增长0.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增长5.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5%,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7%,拉动服务业增长0.4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5.5%,占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5.6%,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拉动服务业增长0.8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6.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41.4%,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64.2%,拉动服务业增长6.5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支撑指标发展较好

从服务业核算相关指标看,公路交通运输周转量增长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98.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5.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45.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6.0个百分点。社消零中的批发业增速比全市高2.52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速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投资看,2018年完成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7.5%,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增速比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49.4个百分点。 

(五)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全年新培育规(限)上服务业企业已入库20户,退库4户,净增16户,完成市上下达目标任务的160%。

二、存在问题

(一)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

2018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5%,服务业比重较全市低0.5个百分点,较全省低6.9个百分点,较全国低7.7个百分点。我县服务业GDP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仍有待提升。

(二)规上服务业规模小,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从企业数量看,全县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少,目前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19家,比万源市少1家,占全市企业数量的5.7%。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8家,比宣汉县少7家,占全市企业数量的7.3%。从营业收入看,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亿元,比万源市少0.12亿元,仅相当于全市的1.6%。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经营收入0.4亿元,比达川区少0.18亿元,仅相当于全市的3.7%。从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看,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每家营业收入仅679万元,比较低的万源市少27.8万元,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8.9%。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平均每家营业收入489万元,比较低的万源市少106.6万元,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1%。由此可见全县大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偏小,创收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服务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由于涉及征地拆迁、土地补偿等问题,新农商综合体项目、五路口农贸市场项目等推进缓慢,商贸圈建设进度慢,服务业无法形成发展活力。

 三、建议

(一)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监测预警

 一是要按照开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分解2019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的通知》的要求,各行业部门对照服务业预期目标,落实发展责任,提出切实有效发展措施,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各自支撑指标的监测,对发展势头不好、发展压力较大的指标提前预警,部门间强化配合,增添措施,努力完成目标。

(二)全面摸清服务业家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利用四经普有利契机,加大对全县服务业产业现状的摸排掌握,全面摸清我县服务业的分布现状,做到底数清、门类全、数据准。整合各方力量,强化主体培育,对有望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重点培育,实行“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发展,使其尽快达到规模标准,积极申报入库,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

(三)加速服务业提档升级

按照市服发办绘制的《达州市服务业三年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宏伟蓝图,结合我县制定《开江县2019年服务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县服务业“投资、经营、消费”三位一体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发展信心足、动力强;加大开江“川东北特色魅力城市”、“旅游城市”、“宜居休闲城市”、“疗养城市”等品牌宣传,提升开江品牌影响力,为服务业发展增添竞争活力。

(四)抓好服务业项目编制与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及早谋划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开江商贸城的前期编制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尽早动工;二是继续密切与各相关部门及业主的沟通协调,确保五路口农贸市场、新农商综合体项目、鸿达家居建材广场项目按时间节点高质量推进,争取项目早日完工,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