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乡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来源:靖安乡
发布日期:2019-04-02
点击数:人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诗,一片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浮现脑海。我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决不能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我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浅谈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坚持尽量少走、不走弯路的原则,成立乡村工作专班,由领导挂帅出征,以乡为前沿指引,村支“两委”为前线战斗堡垒,农户为攻坚主线,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宣传,全民参与。坚持点面协同,面线合一,亮点引领,重点突攻,难点攻坚,以点带面,川点成线,连线成片,压紧压实责任,人人有责,户户尽责,村村履责。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强化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的重要举措来抓,利用逢场日、院坝会、农民夜校、宣传标语、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方式,不断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提升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是因地制宜,软硬兼施。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人才是本,生态是根。努力建设“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具体落脚点。安居乐业,群众安其居,才能乐其业,通过民投、乡筹、项目整合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做强“硬功”深入实施“三大革命”,不断推进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的模式,集中有效处理垃圾。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村目标,做实“软功”,全面注重乡土味道,强化文化元素,厚植地方符号。
  四是强化管理,建章立制,提升农村风貌,让农村回归自然,回归生态,回归田园,回归心灵。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落实村民责任,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乡村整治经验,通过横向比较找差距,纵向自查补短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让山绿起来,让水清起来,让天亮起来,让乡村美起来,教育群众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河、少排污,让群众成为“革命”主力军,让农村成为“革命”主战场,不等不靠,同心协力,把靖安建设成“出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休闲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乡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