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方案
来源:经开区
发布日期:2019-05-20
点击数:人次

园区内各企业、施工单位、管委会各股室:

遏制重特大事故是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工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基础能力建设,努力确保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开江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开江县2018年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要点的通知》(开江安办〔2018〕40号)文件精神,结合园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重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园区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攻坚行动部署,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规范为依据,在园区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通过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园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升园区防范风险和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特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组  长:唐世顶(管委会书记)

张  强(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唐志成(管委会副主任)

程志瑞(管委会副主任)

成  员:何光玲、张  力、魏方杰、陈礼海、张美平、唐刚娥、刘克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开江县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企业股,办公室主任由管委会副主任程志瑞同志兼任,企业股负责日常工作。

四、风险分级

(一)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原则上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

重大风险(1级):是指发生事故机率大或者虽发生事故机率小的部位(岗位),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主要存在于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1级风险源必须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较大风险(2级):是指发生事故频率较大或者易导致多人伤害,容易造成较大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主要存在于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高电压或高电流)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2级风险源应纳入重点监管对象。

一般风险(3级):是指容易导致一般死亡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主要存在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高空作业等行业领域,3级风险源应纳入 “双随机”监督检查范围,采取控制措施。

低风险(4级):是指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发生概率小,可能造成一般性伤人事故的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可能造成一般性伤人事故。4级风险源应纳入 “双随机”监督检查范围。

(二)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

级别说明描述
1影响特别重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巨大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2影响重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
3影响较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
4影响一般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现场处理(第一时间救助)可以立刻缓解事故,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
5影响很小无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注:1.本表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进行描述的;若其他行业/领域对后果严重性有明确分级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具体实施。

五、风险源监管工作重点

(一)严格规划、规模、工艺设备和人员素质准入。各企业、施工单位要依法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先岗后证”及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二)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各企业、施工单位对管辖范围内的风险源类别和等级进行排查摸底,将风险源逐一明确管控层级,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并建立风险源分级台账

(三)建立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双报告”工作制度。各企业、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其管辖范围进行隐患排查,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闭环管理;并将隐患排查台账和对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我委。

(四)制定遏制重特大事故培训计划。各企业、施工单位培训重点:一是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建设,对新员工进行岗前体检,保证健康,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保证按规程操作生产设施设备,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应急演练,让每位员工基本掌握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逃生和使用简单消防设施设备。

(五)定期对管辖范围内存在风险源的企业、施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开展计划执法。1级、2级风险源每年开展计划执法检查应不少于2次;3级、4级风险源纳入全覆盖“双随机”抽查,督促各企业、施工单位对风险源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按照“一企一册”的要求,建立监督检查台账,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和整改复查结果。

(六)组织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经信局、住建局、消防大队、县环保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将风险源监控管理落实情况纳入检查重点内容,通过勘察现场、调阅资料、明查暗访等方式,查明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事实。依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的规定,将执法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依法监督处置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细化责任,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抓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措施。根据业务领域实际情况,开展风险源的辨识,督促存在风险源企业制定具体、详细监管制度,明确具体监管措施和处置程序。

(三)强化督查,提升意识。将企业落实风险源相关管理制度的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督查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生产经营企业编制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开江县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5月14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