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计工作进入了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转型的新阶段。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基层统计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统计作为最基层的统计单位,单纯的统计报表已很难以满足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需求。基层统计人员,要想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真正体现统计的自身价值,必须加大统计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统计信息分析工作,以统计分析为载体,参与经济社会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开江基层开展统计信息分析工作的现状
《开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江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方案>的通知》(开江府办发〔2017〕96号)明确了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达标验收标准:统计分析和调研5分,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重视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每年被县统计局内网采用信息5条,统计分析2篇。按这个标准,每个乡镇都未达到,2018年仅有六个乡镇向我们报送了统计信息,且未报送统计分析。<!--开江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方案--><!--开江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方案-->
二、当前面临困难的原因
(一)对基层统计信息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少数乡镇领导对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对统计工作重视支持程度不够,甚至对基层统计工作存有偏见,平时不关心,见到通报就烦心,随意更换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兼任其他工作太多导致出现统计资料丢失现象严重,影响统计工作正常开展和数据的沿用。二是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太差,统计手段落后,极不适应新形势统计工作需要。突出表现在:部分乡镇没有专门办公室、专用计算机;档案管理不规范;没有基本的统计台帐,原始统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需要的统计费用无着落。三是不少的基层统计人员只重视统计技能工作,认为只要能按月搜集统计数据、汇总上报报表就完成了任务,而不分析研究统计数据的内涵,把写统计分析当着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统计分析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对基层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力度不够。现实社会基层统计工作量越来越大,除正常的农畜牧业季报、半年报、年报外,还要配合县统计局1%人口调查、人口变动调查及劳动力调查、基本单位调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统计领域扩大工作。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变动频繁,部分人员不能尽快掌握专业知识,难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基层统计调查工作任务的需要。有的文化水平不高,统计分析、文字分析简单笼统、流于形式,对成绩总结不够、对问题分析不清,提不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和办法。虽然201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三年攻坚方案,提出了对乡镇统计分析的考核,但多数仍以应付考核为主,写出的分析不够深入、具体。
(三)对未来经济发展把握不准。统计数据和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都特别重视。但基层统计分析大部分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说明,重点不突出,形式呆板,多停留在一般认识的水平上,没有很好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缺乏超前意识,反映过去、现状的较多,而分析预测未来的较少。
(四)上级部门对统计人员相关培训较少。县统计局虽然多次举办基层统计培训班,但培训的内容多限于统计业务基础知识和统计法规理论的学习,而对写统计分析仅仅是一提了之,没有通过开展统计分析经验交流和范例讲评等活动来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写作技能。
三、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分析工作的对策
统计信息分析同搜集整理数字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如果抛开数字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基层统计人员,如何改变统计信息分析工作薄弱状况,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对基层统计信息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开展基层统计分析,是沟通统计与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桥梁,是发挥统计为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统计分析为武器,参与本地经济社会的管理,真正体现统计的自身价值。统计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收报表、填报表,而应依据所掌握的统计信息,及时预测经济运行发展的趋势,对经济工作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只有这样,统计数据和信息才能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睛雨表”;统计工作者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参谋”,才能赢得地方政府的认可、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二)建立对基层统计信息分析目标责任制。要把统计信息分析纳入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作为硬指标布置下去,实行严格检查、监督和考核。对那些写作质量高、社会反响效果好的优秀统计分析向上级推荐;对被市级以上报刊、统计信息网站采用的统计分析给予作者一定数额的奖励,促使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下功夫写好统计分析。
(三)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写作水平。一是引导基层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紧紧围绕党政领导重视的问题、社会敏感问题、焦点难点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开展分析研究,提高服务效果。二是培养基层统计人员形成资料积累的好习惯,及时了解农村社会经济领域的分析成果,并能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或在他人未涉足的领域有所突破。三是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广泛搜集资料。首先要搞好统计报表,这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其次建立信息联系点并深入调查,通过联系了解有关信息和情况,调查掌握充足的论据和充实的内容,使统计分析观点鲜明、数字准确、分析得当、建议可行。四是开展多形式的统计分析专业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引导他们深入调查研究,写好统计分析。同时定期开展统计分析评比活动,通过分析征文竞赛、印发分析资料、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方面增强基层统计人员动脑想、动手写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