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统一,探索出“六个一流”行之有效的做法,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从全村群众的灵魂深处激发出脱贫奔康的满腔热情和强大动力。
一、领导躬身示范,以一流的干部作风赢得群众普遍认可。帮扶联系县级领导多次深入白云村“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并亲自带领驻村工作组和全村党员干部冲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啃骨头、打硬仗”,形成了“忠诚不打折扣、执行不讲条件、奉献不图回报”的干事创业好作风。目前,白云村群众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帮扶干部和脱贫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
二、强化基层党建,以一流的培养教育增强群众能力水平。切实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建成445平方米的白云村公共服务中心。扎实深入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全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2017年将3名脱贫致富带头人发展为预备党员,2名优秀青年培养为村级后备干部。先后开展“农民夜校”授课48次、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和就业集中培训23次,全村所有在家群众均得到了及时“充电”。
三、夯实发展基础,以一流的发展环境支持群众主动作为。通过多方争取和协调督促,已完成1300米断头路连通、5000余米产业耕作道、8000余米产业便民路和5500余米村道拓宽工程,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完成16口蓄水池、10口山坪塘、4000米配套水渠、9处滴管设施、6处人饮工程建设,形成纵横连通的“水网”。安装光纤宽带11千米,宽带网覆盖各家各户,建立村级电子商务平台1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2户69人,建成一个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功能完善、村民青睐的现代化农村“别墅群”。同时改水改厨改厕改圈89户,全村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四、发展集体经济,以一流的产业成果带动群众脱贫奔康。立足白云村独具特色的自然禀赋,发展集体经济1000亩“开江贡米”和500亩股权量化青脆李示范园,目前已定向销售“贡米”80000余斤,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000余元。“开江贡米”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成为全县“形象代言产业”。利用白云村优良的自然生态、有机的特色产业、悠久的历史古迹和厚重的恐龙文化,积极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拟规划建设白云村恐龙沟游客接待中心和猴子沟观光旅游水库。
五、心系群众疾苦,以一流的为民情怀激发群众感恩奋进。整合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等力量,对陈久奎等5名癌症患者、李阳庚等6名危重病人、唐昌贤等4户火灾受灾户、成正华等24户特困群众进行了及时救助。通过积极争取,为李德奎、颜光前等4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了“五保”、“退伍军人带病还乡”等“老大难”问题,使群众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并将其转化为“我要脱贫”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动。
六、加强综合治理,以一流的文明风气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创新建立“驻村工作组-村委会-村调委会-包组干部-组长”五级矛调机制,实现邻里纠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全面实行“村庄、小组、院落、农户”四级环境卫生责任管理制度,新建标准化垃圾池20口,购置垃圾清运车5辆,聘请1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兼职保洁员,实现村内环境卫生工作“无空档、无死角”。组织群众民主制定并严格执行“八要”村民公约,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评定出“十星级文明户”30户,带动形成了“感恩奋进、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文明和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