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上半年服务业运行分析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9-08-01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全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狠抓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服务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业总体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9.2%,增速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比GDP快1.0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服务业拉动作用显著提升

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9%,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26.8、11.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4%,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43.7、10.5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3.6、0.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进一步提升。

(二)规上其他服务业增速加快

1-5月,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0.92亿元,增长8.3%,增速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0.24亿元,增长48.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5.9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行业整体发展较快

上半年,服务业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8.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8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增长14.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0.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4.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各行业拉动较强

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4.2%,拉动服务业增长0.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6.5%,拉动服务业增长0.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6.9%,拉动服务业增长0.6个百分点;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1%,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26.2%,拉动服务业增长2.4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6%,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45.9%,拉动服务业增长4.2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0%,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9.6%,拉动服务业增长0.9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支撑指标发展较好

上半年,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高0.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增速比全市高11.7个百分点;社消零中零售业销售额增速与全市持平;住宿业营业额增速比全市高2.9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速比全市高2.1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市高7.1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比全市高859个百分点;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房地产从业人员增速比全市高4.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增势放缓

从增加值看,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比全市低6.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0.5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0.7个百分点;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比全市低3.0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投资下滑

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增速下降9.6%,增速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低401.3、43.2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9.4%;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8.2%;而在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投资为零。

(三)部分指标完成较差

社消零中的批发业销售额增速下降2.2%,比全市低14.0个百分点;财政八项支出增速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房地产从业人员薪酬增速比全市低18.2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企业培育慢

全市下达我县服务业企业培育任务为5家,上半年我县服务业企业培育数为零。全县服务业本身数量少、规模小、发展质量不高,而服务业企业培育完成进度慢,不利于服务业发展。

(五)规上服务业发展质量不高

从企业数量看,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比万源市少1家,仅占全市企业数量的5.6%;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比较少的达川区少1家,仅占全市企业数量的7.6%。从营业收入看,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达川区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仅相当于全市的2.1%;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通川区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0%,仅相当于全市的3.0%。从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看,规上服务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仅相当于全市的36.5%;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仅相当于全市的39.8%。

三、建议

(一)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全程服务

统计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切实做好监测预警,针对异动指标及时向政府汇报、向主管部门通报;针对异动指标,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调度会议,提出切实可行措施,保障服务业指标平稳运行;围绕企业发展,做好全程服务,坚持问题导向,认真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确保服务业平稳发展。

(二)找准关键弱项,发力补齐短板

要重点关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从业人员薪酬尤其是房地产相关的服务行业、财政八项支出等回落指标以及服务企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市场主体培育等关键问题,结合“产业发展竞赛年”,紧扣“4+4”重点产业,重点抓好落实补齐短板,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优势,着力做好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做大服务业企业数量,提升发展质量,提高规上服务业占比,有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三)强化协调配合,加快培育入库

全县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积极扶持引导“个转企”、“小升规”,积极培育小微企业,要抓住新投产企业这个关键,加快月度入库;狠抓政策研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服务业投资活力;部门间加强联动,充分利用四经普初步结果,对达到规模标准而未入库的服务业企业,加快摸底,对符合要求的及时引导申报入库,切实应统尽统,增加税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