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江县在原有22个扶贫专项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扶贫专项,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脱贫摘帽构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
一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动。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标准”,即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有完善的村规民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对3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动,其中包含2018年拟退出贫困村18个。
二是开展百村环境整治行动。在全县1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通过“四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圈)、“三清”(即清垃圾、清杂物、清违章建筑)、“两整治”(即乡村驻地和乡村主干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确保农村环境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三是开展农村厕所污水治理行动。在75个行政村开展厕所污水治理,包含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推广普及农村卫生厕所,治理农村厕所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四是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控制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治理农膜残留污染,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消除“白色污染”。全面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禁止露天焚烧。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采取堆肥发酵还田、发酵床养殖、种养生态循环、集中处理等粪污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五是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行动。全年开展4次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深入贫困村,开展相关知识宣讲、文艺演出。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及“五治”工作。宣传报道在全县脱贫攻坚环境综合整治及“五治”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各类“脏乱差”现象、不文明陋习等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全年不少于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