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2-01-26
点击数:人次

各位代表:

  我代表第十六届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的五年,是开江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抓发展,攻坚突破争一流,圆满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开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过去五年,是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综合实力跃升最快的五年。全面战胜"5.12"特大地震波及等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国油橄榄和银杏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省蔬菜基地县、生猪调出大县和畜牧业重点培育县。2011年实现GDP74.7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7亿元,是2006年的3.5倍;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是2006年的3.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亿元,是2006年的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8元,分别是2006年的2.07倍和2.11倍。

  二、过去五年,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初步构建"一主两辅"工业园区布局。工业技改投入48亿元,技术创新投入1.8亿元,7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天源油橄榄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绿升牌橄榄油创国家驰名商标,绿升牌果酒创省级著名商标,绿升牌橄榄油和梨梨牌麦芽糖浆创省级名牌产品,达州橄榄油、开江白鹅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5亿元,是2006年的6.6倍。商贸旅游加快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亿元。景区建设初具规模,金山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示范村各1个,四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农家乐10家。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5个,配送中心6个,创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630个,苏宁电器等全国500强企业成功入驻。粮食流通体系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有效保障。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73亿元,是2006年的1.96倍;外贸自营出口360万美元,是2006年的4.29倍;旅游收入5.7亿元,是2006年的3.0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9.9:26.7:33.4调优为29.52:45.24:25.24。

  三、过去五年,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兑现惠农补贴3.52亿元。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25亿元,是2006年的2.16倍。油橄榄、银杏、蔬菜、烟叶等特色产业基地达21.6万亩。发展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176个,建成"一乡一业"乡镇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金山寺观光农业示范园、普安现代农业示范园、广福农业园区、新街示范基地、龙形山银杏产业带初具规模。完成"两河"、打渔洞、天师河、明月湖整治等重点防洪工程,整治病险水库12座,完成渠系配套建设291.8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38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3万人。完成42个扶贫新村建设,改善45671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县域新村总体规划,连片打造28个示范村,建成10个新村聚居点和15个市级示范村、43个县级示范村。

  四、过去五年,是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实施"四个一批"〔1〕重点项目649个,投资188.8亿元。启动中等城市规划修编,建成"四大干道"〔2〕,构建中等城市主骨架,油化城区道路22.2万平方米,彩化街道、人行道19.1万平方米,安装城区雨污管网102.6公里。建成橄榄广场、金马山公园、金山寺广场、温泉广场等一批休闲设施,结束了我县无大型广场、无公园的历史。拓展城市新区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12.5亿元,经营城市收入4.57亿元,城镇化率达34.7%,比2006年提高8.8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2.5平方公里。交通设施全面提升,达万铁路(开江段)电气化改造竣工运行,达万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4.28亿元,新(改)建桥梁30座,建成通村公路650.69公里,是2006年之前15年的总和,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部乡镇通油路、所有村通公路。完成城市公交、出租车经营改革,新增农村客运线36条,形成以任市镇、永兴镇、普安镇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客运网络。环境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深入开展"四大创建"〔3〕、"五乱"〔4〕整治和"七进"〔5〕活动,任市镇成功创建省"五十百千"〔6〕环境优美示范镇。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完成自来水厂和天然气管网扩能,自来水普及率90%,城市燃气普及率9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80%。全面落实"门前双三包",城市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实现市场化运作,推广和完善垃圾上门集中清收服务机制,城乡垃圾定点收集、分类处理机制逐步建立。

  五、过去五年,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五年。成功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县、全市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环保模范县城。全县新造林10.3万亩,通道绿化231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5%。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城市景观绿化展现新貌。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完成梅家乡三连片环境综合治理,梅家、沙坝场镇污水和常飞畜禽养殖废水得到有效治理,宝石桥水库饮用水源达到Ⅲ类水域标准。成功创建9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小区和129户省市生态家园。依法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4家,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攻坚目标任务,万元GDP能耗1.48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2.54%。加大耕地和资源保护力度,完成土地整理4.92万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六、过去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五年。坚持对内激活,出台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和鼓励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的系列政策。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乡用"、县政府机构、乡镇机构、公安警务机制、宝石桥水库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有效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建立"三个一"〔7〕重点项目推进、综合目标约束激励、政府绩效管理和财力保障机制。充分开放合作,与上海三林镇、杭州余杭区、重庆九龙坡区及开县缔结友好区(镇),设立驻杭、驻蓉、驻渝办事处,组建产业招商分队和驻外招商分队对外招商。2011年招商到位资金33.98亿元,是2006年的6.7倍;五年引进项目265个,到位资金96.34亿元。

  七、过去五年,是切实改善民计民生、人民群众受惠较多的五年。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科技进步县。完成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两免一补"有效落实,"普九"债务全面化解,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完成开江中学新区、新宁一校迁(扩)建、县实验小学和普安小学教学楼新建等工程,消除校舍危房13.1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63万平方米、教师周转房5538平方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参合率由80.3%提高到99.96%。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71万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县医院医技楼、县中医院住院和门诊综合楼等工程竣工投用,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广电、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点1941个,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开江牌坊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拗棒、薅秧歌、石工号子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94个,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5.52‰。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完善,实现社会保障支出7.74亿元。建成县救灾和五保救助物资储备中心、综合减灾指挥中心,拨付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6268.83万元,发放低保金2.45亿元,五保集中供养率45%,比2006年提高19个百分点。新建保障性住房2.7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639户、农村D级危房1586户,发放廉租房补贴732万元,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房源480套。完成就业支出508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比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大力促进微型企业发展,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028万元,新发展微型企业100户。

  八、过去五年,是始终坚持科学行政、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加快民主法制进程,全面完成"五五"普法。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完成第七届村(居)委换届选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8〕全面落实,覆盖城乡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开通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平台建设,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干部作风整顿、机关效能建设、软环境治理活动扎实开展,审计监督不断加强,廉政指数评价试点和"三色卡"〔9〕预警监督制度深入实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公安"三基"建设不断强化,"两抢一盗"、扫黑除恶、清网行动等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三早三解决"〔10〕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同时,国防建设、民族、宗教、防邪、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物价、人防、保密、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硕果累累。五年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强大合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开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兵、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生动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一是必须始终突出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审时度势谋跨越,抢抓机遇促发展,不断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合作发展。二是必须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第一导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使发展成果更加普遍、更加充分地惠及全县人民。三是必须始终突出改革开放第一动力,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争创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发展开放新优势。四是必须始终突出真抓实干第一抓手,坚持"实"字第一、"干"字当先,围绕中心抓发展,扑下身子抓落实,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五是必须始终突出依法行政第一准则,不断提升行政工作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单一、后续财源增长乏力。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营经济活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经济外向度不高,土地、资金、人才的瓶颈制约严重。四是社会管理创新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土地利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五是干部队伍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一些部门的执行力较差,办事效率不高,软环境不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解决。

  未来五年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开江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抢抓重大机遇、形成发展高地的黄金时期。面对发展相对不足的现实,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规划〔11〕、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达州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建设西部对外贸易特大内陆港口城市等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抓发展,脚踏实地调结构,倾心尽力惠民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党代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开江为目标,围绕建成秦巴地区〔12〕特色魅力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追赶跨越、超常发展"的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三业并重"〔13〕的基本思路,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文化靓县"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五个加快"〔14〕,努力实现"一年新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促跨越、五年创一流"的目标,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6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200元、12900元,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4%和43%以上。

  ——做美生态,打造宜居城乡。全力争取三峡库区上游流域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森林开江"工程,森林资源达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推进城普新区建设,启动县城南北外环道路建设,建成"三横六纵"〔15〕城市路网体系。推进精品楼宇、商务地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迁建行政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城市轮廓再造。统筹规划建设学校、医院、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配套公共设施。完善雨污分流管网,提高城市供水、供气能力。纵深治理城乡环境,深入推进"六城同创"〔16〕活动,加快形成"一心一廊、两带四轴"〔17〕的城市风貌构架。加快任市副中心和讲治、甘棠、长田、永兴、回龙等小城镇发展,大力实施"气化开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1+10"工程,打造两化互动城乡一体示范区。

  ——做大产业,推进富民强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创建国家生态循环经济农业示范区,培育蔬菜、银杏、油橄榄三个10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突破发展开江白鹅、麻鸭等地方优良品种,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特色优质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5%以上,建成中国西部银杏之乡、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开江麻鸭(白鹅)之乡、中国特色农业食品基地县。发展临港经济,建成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信息中心。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总收入1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调优到25:45:30。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

  ——做强工业,提升经济实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提升五金制造业水平,打造五金铸造中心,大力发展高端工模具产业。探索资源开发新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浅层天然气、页岩气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以特色水禽加工、蔬菜加工、银杏加工、豆制品加工、油橄榄加工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突破发展清洁能源、电子电器、汽摩配件、轻工等新兴产业。壮大园区规模,鼓励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园,普安工业园区2016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5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利税10亿元以上。中小微企业并举,着力发展大企业,力争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3个,争创国家驰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5个。

  ——做优环境,加强开放合作。提升区位优势,完成开江火车站扩能升级改造,建成达万高速公路,争取启动达万铁路复线、达万城际铁路、开(江)宣(汉)高速公路、开(江)梁(平)快速通道建设,力争省道S202线提升为国道,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00公里,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半径的"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建成秦巴地区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和四川环渝腹地区块连接渝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充分开放合作,加快建成成渝经济区特别是渝广达发展带配套产业高地。深度融入重庆,着力打造为重庆服务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工业协作配套基地。进一步加强与友好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签约项目185个、引进投资170亿元。

  ——做活机制,激励创新创造。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营造积聚人才的"洼地效应"。加强与中科院、成都电子高专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和实训基地。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扶持乡土人才创业致富。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创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新局面。实施科技创新"51151工程"〔18〕,初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面达90%以上,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做靓文化,繁荣文化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特色文化发展总体规划,深度挖掘水乡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力争在文化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努力建设符合县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建成展演中心、毓秀水乡文化广场、恐龙地质文化公园、群众体育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实现乡、村(社区)均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建成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方特色、强烈时代气息的文化强县。

  ——做实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就业增收、创业增收、保障增收、减负增收、勤劳增收,确保更广泛的城乡居民共同致富。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力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强化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建成秦巴地区教育强县、人力资源强县和特色职业教育基地。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切实提高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五大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建保障性住房5600套、提供保障性房源3100套。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社会管理与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实施"六五"普法。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对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开江的奋斗目标,突出投资拉动、消费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19〕,壮大产业支撑,加强生态建设,改善民计民生,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着力扩大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力实施"大上项目年"战略。编制和储备项目300个、计划实施40个,总投资500亿元、年度投资70亿元,建立重点项目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级推进格局。严格监管投资评审、工程招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审计决算、统计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质量达到最优、进度达到最快、资金使用最少、投资效益最好。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加快担保、租赁业发展,促进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确保新增贷款5亿元。加强和规范融资平台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税收征管,做大财政蛋糕。

  (二)努力促进消费需求。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支持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扩大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继续做好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工作,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推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稳定住房消费,积极培育旅游、休闲、娱乐、养生等消费热点。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消费,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消费。开发系列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广泛应用,健全消费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农超对接"、"新网"〔20〕等市场工程。

  (三)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密切关注价格形势。重点强化主要农产品、农资、煤电油运、建材、房地产价格监测分析和走势预测,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及价格变动情况,切实增强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理机制,制定紧急干预措施和工作预案,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因素对困难群体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粮食、农资等重要商品的储备机制,确保市场商品供应及价格基本稳定。

  二、着力做大做强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升五金产业,依托恒昌机电、庆丰机械、永兴五金等骨干企业建设五金铸造中心;主攻高端工模具产业,与成都电子高专建立校地合作机制,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举办西部高端工模具论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集约化经营转变,力争1000万只水禽分割与加工生产线、年产3500吨特色豆制品加工、3万吨泡菜深加工、橄榄化妆品生产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力争舰船燃汽轮机长试基地重型燃机、甲醇汽油调配中心、天然气综合利用和重化工装备制造、安徽桑铌清洁能源工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整合建材产业,开发中高档陶瓷、绿色环保装饰材料、节能空心砖等新产品。提升煤、焦、电、冶、建一体化产业进程,重点实施60万吨煤炭企业重组和能源深度开发。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建成清洁能源、电子电器、制衣制鞋、汽摩配件产业园。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第三方物流建设发展规划编制,修编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启动建材市场、五金机电市场、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和县城、任市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五路口专业市场,新建或改造5个乡镇农贸市场。争取引进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开江,培育1个年交易额5000万元的商品交易市场。加快金山寺、明月湖创建国家4A级景区,飞云温泉、峨城山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步伐。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4亿元,占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8%,外贸自营出口30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4亿元、增长12%。

  (三)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完成普安工业园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新入驻企业5户、建成投产8户以上。启动任市、回龙辅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通一平"。建立园区多元投融资体制,推动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升承接能力。完成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升级。强化"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精简办事流程,推行企业入园手续半天办结制度。储备并利用好园区用地,严格项目投资强度管理和建设工期管理,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和入园项目监督管理,加快形成园区产业积聚效应和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三、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面77.65万亩,总产28.43万吨。加强粮油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和农户科学储粮小粮仓项目建设,提升粮食储备能力。大力建设秦巴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蔬菜、银杏、特色水禽、烟叶、生姜等优势产业,集中连片新发展银杏1.2万亩,建成普安金山-宝塔观光农业园区、长岭现代精品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广福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施蔬菜基地发展到1万亩,加快建设西部优质白肋烟基地,推广千亩油橄榄纳米肥技术试点。大力实施水禽百千万工程,建设水禽科技示范园区,培育水禽交易市场。创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改造完善标准化养殖小区80个,出栏优质生猪68.15万头、家禽2530万只以上。新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各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新申报"三品"〔21〕认证2个、省著名商标1个。

  (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普安金山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建宝泉塔新农村综合体和10个新村(聚集点),启动长岭大河沟-土堡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加快建设地域文化突出的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大力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强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宝明大型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加快四川省粮食产区中型灌区渠道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5万人。开工建设新宁河翻板闸至永兴河口防洪治理工程,整治病险水库3座、山坪塘100口,治理水土流失9平方公里。完善农村电网,实施达县葫芦至开江任市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三)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和信贷投放增量高于上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推行阳光低保,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稳步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做好新农保参保工作,参保率达到70%。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森林保险,提高三农抵御风险能力。大力争取实施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农民工社保政策,建立健全维权和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年劳务培训15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亿元。

  四、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一)加速建设中等城市。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和控详规划全覆盖,启动城市形象和风貌塑造设计及三维仿真系统建设。全面启动城普新区建设,完成橄榄大道、金山大道、峨城大道两侧区域、宝石大道左侧、九石坎开发区城市设计和翻板闸右侧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编制牛山寺环山道路规划,建成江都花园东侧36米道路,加快峨城大道二期、加气站东侧至牛山寺、新法院东侧金山大道至峨城大道、峨城大道安置区以东至金山大道、峨城大道北侧规划道路建设,改造永安路、龙池街路、双河口至安监局道路、环城西路。启动城区滨河道路向东、向南、向西延伸工程,拓展水乡宜居景观。建设城市引水管网和储气设施,加快改造城市供水、供气管网。实施城区内淙河清淤工程,完成城普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西大街、新安路雨污管网改造。推进城市组团开发,加快橄榄新城、三罗金都、金源山水城等项目建设,竣工商品房10万平方米以上。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加快936个新村(聚集点)规划编制。探索扩权强镇试点,启动改乡建镇和城普建街道工作,加快任市镇重点小城镇和讲治、甘棠、长田、永兴、回龙等中心集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实施"气化开江"工程,制定乡镇用气规划和天然气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推动乡村企业向乡镇园区集中、承包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落实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子女入学等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移落户城镇。

  (三)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实现达万高速公路开江至达州段通车,高标准建设普安、讲治、长田三个互通,规划建设开江服务区及拓展区。启动实施省道S202线县城段外迁。开工建设城西、城东客运站和城市公交车站,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展开(江)梁(平)快速通道和省道S202线提升国道的前期工作。加快建设第四批农村断头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桥梁3座、安保工程10公里,新建乡镇客运站1个。

  (四)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全面落实"门前双三包",推行垃圾上门清收服务及分类处理。深入开展规范店招店牌、改造卷帘门、拆除铁栅栏及清理违规占地、违规加层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楼顶绿化和平改坡工程。规划建设停车场,整治城区车辆非法营运和乱停乱放,建立城区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完成城市风貌塑造规划,启动五路口至清河桥、中天大酒店至三源天桥临街建筑风貌示范片打造,实施城市节点建筑风貌整治。完成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普安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讲治镇市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创建。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秦巴地区合作窗口

  (一)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组建国有资产经营股份公司和水务有限公司,实现国有企业利税1500万元、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000万元。健全完善县级部门和乡镇绩效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理顺交通、住建、国土、国资、粮食等系统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推行代建制〔22〕,加强项目预决算审计。加快财政资金预算改革和审批管理,推进财政大平台建设和公务卡改革。加快社会事业、文化体制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实施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二)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全面对接成渝经济区规划,加强渝广达发展带和渝万达金三角区域分工协作,深化与上海三林镇、杭州余杭区、重庆九龙坡区等友好镇区的合作。以高端工模具、汽摩配套、电子信息、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轻工、建材、商贸物流、旅游开发等领域为重点,创新招商模式,引进重大项目入驻开江,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

  (三)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国新36条"〔23〕,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各类资源开发依法有序竞争。认真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个体工商户条例》和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坚持就业为先、定向扶持原则,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主体争创新业,孵化培育小微企业100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00户。

  六、着力加强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推广应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及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力度,全面推广节能合同管理。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完成甘棠、讲治等土地整理和长田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获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万亩。

  (二)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建立"十二五"环境统计信息平台,加快县环保监察监测中心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加强重点流域和重要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积极争取三峡库区上游流域污染治理项目,进一步做好"两库四河"等重点地区的保护治理,完成县中医院医疗废水限期治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达标运行。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环境优美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巩固11.2万亩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国家重点生态工程1.2万亩,实施城乡绿化工程0.3万亩、通道绿化360公里,突出抓好城市"绿肺"、重点景区、两库库区、四河流域和交通干道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以上。启动20公顷城市公园绿地工程建设,加快新宁河一期、牛山寺休闲公园、金马山公园、南城银杏公园和城普绿化隔离带、开江植物园等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七、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实施普安镇复兴小学迁建,扩建新宁三小,启动三、四小合并。推动开江中学、任市中学争创国家、省重点示范高中。启动县职中迁建,加强与成都电子高专等高校合作办学。新建寄宿制学校5所、留守儿童之家1个,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改建校舍2.5万平方米。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市县级科技成果2项。建成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加快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开工建设县急救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综合楼和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巩固和发展"党政领导、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综合施治"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启动县档案馆、群众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开展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统计。切实做好民族、宗教、防邪、外事、侨务、地方志、保密、台湾事务、人防、气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住房公积金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统筹推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00人。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迁建县光荣院,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五保供养、敬老院管理、孤儿保障和残疾儿童救助等工作,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保障性住房2063套,实施棚户区改造823户、农村危房改造1585户。扎实做好扶贫整村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扶贫解困、移民后期扶持、移民直补直发和以工代赈等工作。

  (三)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传输,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提升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94个农家书屋的配套设施设备,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400场次以上。编制特色文化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文化精品创新发展,提升"开江作家群"影响力。完成开江牌坊修缮保护工程立项审批,实施峨城山古战场遗址、姜吴氏节孝坊、箭口垭宋代石室墓等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工程;加强对开江拗棒、巴山石工号子、开江薅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发掘利用力度。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四)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援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工作。实行农村(村组)社区化管理,建立农村(村组)社区综合服务站,争创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县。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健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公共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和队伍建设,组建县公安消防站,完成县域消防驻军工作。深化平安开江建设,加强"两所一庭"〔24〕建设,加大外流贩毒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互联网常态化管理和"两新"组织〔25〕指导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全国药品安全示范县和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创建市级双拥模范县城。

  八、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全面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26〕制度,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二)全面建设服务政府。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实现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和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建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组织协同、公民参与相结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做到以低廉的行政成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将政府服务重心下移到社区和行政村,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全面建设高效政府。深入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全程代理服务",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大厅建设步伐,创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完善乡镇、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效能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

  (四)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大力弘扬"三创"〔27〕精神、深入践行"五心"〔28〕作风,切实营造"两个"环境〔29〕。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指数评价体系试点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规范和控制"三公"消费〔30〕。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监督力度。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不可多得的黄金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同心同德,拼搏奋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特色魅力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开江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