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加快推进牛山寺法治文化公园、滨水景观法治文化长廊建设进程。丰富法治文化宣传形式,运用本地素材,精心编制一批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扩大法治文化宣传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建立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服务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咨询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深化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在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护和保障看守所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切实抓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实施,重点做好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员等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力求“应援尽援”。
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快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程,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县级社区矫正心理评估中心,完善心理教育矫治机制,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心理测评、定期心理筛查和适时心理干预;进一步探索运用手机定位、人脸指纹识别等方式坚决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