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情况简析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9-12-13
点击数:人次

一、工业企业培育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11月,我县规上工业企业总数71户,比去年净增6户。今年已升规入统2户(四川省丝丝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开江县诚成家具厂),正在入库的企业有两家处于国家审批阶段;其余符合四上要求的拟入统企业正在准备资料,争取在第二批次申报入库,尽全力完成净增10户的目标。

县经信局、县统计局在企业升规入统、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帮助,企业升规入统补贴正在落实,目前,已向县财政局报送《关于拨付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补贴经费的请示》,政府已审核通过转财政局,列财经会。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占比低,对经济拉动弱。开江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6.2:29.3:44.5,二产业占比仅比一产业高3.1个百分点,比三产业低15.2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6%,比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低32.3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偏慢,工业后劲不足。1-10月,开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全市低0.1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较发展较快的区县差距还较大。从工业发展后劲来看,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偏慢,工业后劲不足。

(三)部分行业发展面临困境,拉低全县增速。开江县的煤炭采选业体量大,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呈负增长态势,拉低全县增速。此外,服装服饰业和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呈下降态势。

(四)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支撑工业增长乏力。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行业占比超过5%的仅有几个行业大类,即煤炭采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行业大类均低于5%。

(五)瓶颈依然突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我县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业配套弱。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尚未根本改变,生活成本较高、商业娱乐设施偏少、公共交通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出现“招工难、留工难”现象,严重制约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围绕“4+4”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聚焦产业链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沿链、补链、强链等重点企业。目前,我县在谈项目59个,签约项目10个,其中投资18亿元的玉环县机电产业整体搬迁项目,已完成办公楼和租用厂房装修,一期设备已安装,即将试运行。同时,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潜力、有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提前做好升规入统准备工作,全年计划净增“小升规”企业10户,力争12户,新增主营业务超亿元企业1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8%以上。

(二)聚焦重点产业培育。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点对点招商,内引外联,着力招大引强。明确技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着力壮大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在现有信息产业基础上,突出硅胶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发展总量。

(三)加快项目建设投产。着力推进开江县机电产业园项目、年产10万吨大米精深加工、任市优质豆制品加工基地、迷你音响、软封芯片绑定与塑封生产线建设项目、蓝牙耳机研发生产项目、汽车刹车鼓二期、50万头/年生猪定点屠宰、80万只板鸭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促使形成新的增长点。

(四)着重企业技改升级。鼓励淇韵电子、胜发科技、天源油橄榄、红土地、君达纸品等13户重点骨干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达到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淇韵电子自动化生产线、千千豆制品生产线、天源油橄榄自动化控制车间等技改项目已竣工,宏源昌泰生猪屠宰及加工、汽车刹车鼓生产项目二期等技改项目正加快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