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但必须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开展,并注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才能取得持久、长远的效果。
(一)全面又实效的方法
1、灵敏协调、心肺耐力类练习
两点左右跑 放两个矿泉水瓶,两水瓶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情况自行掌握,让孩子使用侧滑步在两水瓶之间进行快速移动,进行10—20次。
原地蹬地跑 双手、双脚支撑于地面,双腿快速前后蹬地练习,动作频率根据自身情况,频率越快强度越大,持续进行30秒。
原地小步跑 原地快速小步跑,摆臂、脚步频率尽可能加快,持续进行30秒。
高抬腿转体 原地进行高抬腿,家长给予指令(拍手或者口令),孩子听到口令后,转体90度,每个方向进行15秒,总计进行60秒。
坐位摆臂 原地坐位于瑜伽垫上或地上,双腿伸直,快速摆臂,尽可能加快速率,持续60秒。
2、平衡性练习
单脚接球 单脚站立于地面,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用手接住家长抛出的球(网球等)。
跳跃单腿站 双腿起跳,单腿落地站稳,落地后,膝关节微曲,双侧交替进行,每侧腿进行5次。
单腿转身跳 单腿站立,起跳并在空中转体90度后,单腿落地站稳,双侧腿交替进行,每侧进行5次。
3、力量性练习
马步前后走 屈髋屈膝,保持腰背部挺直,在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屈曲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前后行走,持续进行60秒。
双腿背桥 仰卧于地面,膝关节屈曲90度,下肢发力将下背部抬离地面,进行10至15次。
靠墙静蹲 后背靠在墙上,屈髋屈膝,膝关节保持90度,同时注意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根据自身情况,可通过调节膝关节角度降低难度,持续30至60秒。
标准蹲起 双手分开与肩同宽,屈髋屈膝下蹲至膝关节成90度,注意重心放在两腿之间,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腰背部,进行10至15次。
弓步下蹲 双腿前后站立成弓步状态,前侧腿下蹲至90度,后侧腿顺势屈曲,但膝关节不要触碰地面,双侧交替进行,每侧进行5至10次。
4、柔韧性练习
手足行走 站姿,俯身向前,手在地面上小幅度行走,保持身体平直,直至达到最大幅度。然后,前脚掌着地,小步向前快速行走,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幅度,进行6至8次。
腘绳肌牵伸 坐位,一侧腿伸直,另一侧腿屈曲至膝关节附近,保持背部挺直和膝关节伸直的状态下,使用腹部向前触够膝关节,持续30至60秒,交替进行2至3次。
肩部柔韧性 站位,一手从头上、另一侧手向下,双手尽力互相触够,注意触够的过程中,不要过分用力,防止身体扭曲变形,双侧交替进行,6至8次。
(二)经常性锻炼的方法
1.经常从事体育活动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说明经常运动的物体就不易腐坏。人体的器官是用进废退的,经常锻炼的人就会体质强壮,精力充沛。体质的增强不是一朝一夕地参与,而是需要持之以恒。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人们常说:“一口不能吃个大胖子”。在从事各种体育锻炼中,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地提高。从易至难,从简至繁,由小到大,加大负荷。各种体育活动应逐步加大运动负荷。一般来说,在各种体育活动后只感到有轻度疲劳,但没有不良反应的,且很快得到恢复,这样的负荷才是合适的。
3.准备和整理活动
在锻炼前一般要根据运动的特点,活动身体各部位,做好运动前适应活动。从而提高运动前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点,以协调运动器官和其他器官的功能,消除懒惰衰败,激发运动状态。
在体育锻炼结束前,要为身体恢复做好一些整理活动。例如:放松身体的各种缓慢性活动或深呼吸的动作。特别是原地进行缓冲性慢跑,随意性摆臂、摆腿、慢节奏的深呼吸,能够有效地补偿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的氧损耗,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使氧和负离子得到补充。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使人机体能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