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侨联纽带 寻求校企合作 服务经济发展 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赴开江座谈调研
来源:县侨联
发布日期:2020-09-23
点击数:人次

为探索“地方侨联+高效侨联+校友会”工作模式,2020年8月26日,达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四川大学第一个侨联专家工作站。

为了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发挥好专家工作站平台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9月21—22日,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博士吴晓明、工作人员陈丹在达州市侨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苟健等人带领下,专程赴开江开展课题调研。开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工作,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段昌林,县政府副县长陆世斌指示,一定要全面收集掌握有关情况,为部门和企业跑好路、服好务,为融入“双城圈”、建成“核心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贡献侨联力量。

在开江经开区六楼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的吴晓明博士开门见山,介绍了四川大学的主要情况及开展课题调研的背景:四川大学有11个门类37个学院,有教授专家5000多名,其中侨联专家工作站的教授专家1600多名。截止目前,学校已与攀枝花、泸州、宜宾、遂宁、德阳等60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7月,该校与达州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围绕达州市“6+3”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其教育、人才、科技、医疗等优势,扎扎实实将协议项目落实,为推动达州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全景_副本.jpg

(上图为: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开江座谈会现场)

参会企业和有关部门踊跃发言,现场氛围十分活跃,企业和专家互动积极。四川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第一个发言,简要介绍了自2017年与四川大学在光速检测、三维投影仪等方面合作取得的成效。“我们公司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离不开2018年四川大学教师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指导”,四川千千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我们迫切希望想在远程会诊、年轻医师进修、医学教授来医院授课方面得到川大的帮助”,开江复康医院负责人直言不讳。“我们正在研发的产品亟需声学技术专家的支持”,四川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出了自己下步的需求。“我们全县的乡镇医疗机构特别需要远程会诊方面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群众开展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镇、村(社区),大病不出县”,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机关支部书记王万松道出了当前的医疗现状。“我们急需畜禽养殖、疫病防控、职业经纪人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撑”,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殷云浩道出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窘境。

“你们开发的产品跨了两个学院,我们回去之后向领导汇报,找两个学院的老师沟通,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吴晓明博士就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疑问当场表态。就远程会诊、专家教授授课、畜禽养殖、疫病防控、职业经纪人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他也分别进行了解答。

“回去之后,我们马上向公司老总汇报今天的情况,看公司是否有意向与川大侨联专家工作站合作”。紧接着,开江民生渔业、开江生茂源农业有限公司、四川长堰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红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江县宝源白鹅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智谷机电产业园、胜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等纷纷表态。

为了随时了解县农业、科教、经信、科协、卫健等部门和工业、农业企业的需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当场公布了长期的联系电话:0818—5286890(开江县侨联)、0818—2131032(四川大学侨联专家达州工作站)、17780064074(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吴晓明博士)15928981140(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陈丹),便于有关部门和企业联系和沟通。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和当地侨联协同,定期不定期收集掌握各地需求,并根据需求,组织专家教授到各地调研,现场解决具体问题,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双赢。

 随后,与会人员先后到胜发科技有限公司、智谷机电产业园等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就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了解。

胜发_副本.jpg

(上图为:川大侨联专家工作站到胜发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智谷_副本.jpg

(上图为:川大侨联专家组到智谷机电产业园区调研)

编审: 丁维生                                撰稿:丁维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