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反思促成长 理论教研明方向——开江县张小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召开“2020年全员培训”总结暨教研会
来源:县教科局
发布日期:2020-11-02
点击数:人次

当日历翻到十一月,冬天的脚步便越来越近了,天也越来越冷了,但我们学习的热情一以贯之。11月1日上午,开江县张小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20年全员培训”工作总结及工作室教研会如期召开。会议由张小波同志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张小波对“开江县2020年全员培训”8个点的授课内容和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他提出,一篇课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前置性练习(检测预习练习),从文章体裁、作者、字、词、声母和韵母的分类等方面,让学生自己通过玩游戏的方式的进行相互检测。二是过程性练习(老师教的环节),老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学生完成练习,例如是否能正确(不多、不少笔画)、规范(笔顺)、整洁(一气呵成、不涂改)书写一类字,会读、会写后还要结合语境知道意思。三是巩固性练习(老师“扶”的环节),结合文章主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设计题目,完成练习。四是分组练习检测(老师“放”的环节),学生结合老师“教”与“扶”环节学到的方法进行分组学习,然后汇报检测。五是拓展性练习,结合语文学习园地内容,老师对学生进行整合性练习;再从板书上概括文章内容,整篇课文的脉络就梳理清楚了。这样,学生学习课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就呈现出来了。

张小波还告诫大家,在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构建教学内容,体现出复述价值、概括价值、信息价值、教学价值(阅读文本价值)、育人价值(要做到无痕),为工作室成员指明了如何上好一篇课文的方向。

随后从备课环节进行主题教研会,仔细讲析了“三备两磨”的定义、程序和要求;明确“三备两磨”是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是三次备课、两次打磨、一次上课的简称。

“三备两磨”首先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然后是“1磨2备”(基于同伴帮助的备课),教研组开展第一次磨课和第二次备课;由主备老师说课(尝试上课和“无生”上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帮助这位主备老师完成这节课的打磨,集体讨论贡献智慧,由主备老师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同时,组内进行观课分工,为观课做好准备。最后是“2磨3备”(基于个人反思的备课)教研组开展第二次磨课;根据主备老师上课的情况,从不同的观课维度,教研组全体成员帮助主备老师完成这一节课的第二次打磨,聚焦问题进行第三次备课,集体讨论贡献智慧,最终由主备教师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

张小波还明确了“三备两磨”的要求:“备”出一个标准,“议”出一种水平,“改”出一个态度,“上”出一种境界,“评”出一种精神,“写”出一种风格。尤其是备出一个标准,从七个研究入手(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教具、教师),特别强调要在这七个隐性备课上下足功夫,同时也要在显性备课(教案的撰写)上做文章,这样才能有效的上好一堂课。

此次总结会和教研会取得圆满成功,虽然短暂,但是真正落实本工作室“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培养模式,意在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备课和上课水平,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并带动提升校本研修能力,进一步打造有效课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