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拗棒”
2007年3月1日
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夸张的颜色、热闹的氛围
独特的表演形式、脸谱化的人物
然而这并不是戏剧大舞台
而是开江独有的民间戏剧形式
▲2007年11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
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
开江“拗棒”的由来
开江“拗棒”起源于清朝
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
民众创造出这种娱乐
来嘲讽贪官污吏
现已形成流传于
开江县新宁镇和普安镇的一种
独具特色的民间游艺
▲50年代街头表演
“拗棒”的雏形
是人们在劳动歇息时
用抬石头的两根杆棒“十”字相架
让一人坐于棒上
伙伴们拗上拗下的一种喜乐逗趣的游戏
▲“拗老爷”形象
后来,人们将抬石头的杠棒
换成专门制作的八人肩抬的大拗棒
让穿上古代官服
化妆成“拗老爷”(贪官)的表演者
坐于拗棒一端
再由二至三人将杠棒另一端
时而按下,时而放高
使坐于另一端的“拗老爷”
时而升空,时而落下
并让“拗老爷”表演一些滑稽动作
以此达到玩耍嬉戏的目的
▲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
杠架两旁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
杠架前面鸣锣和“道板”开路
(旧时用来打人开道的工具)
一名“狗腿子”肩挑一担
担子的一头挂着一个“烘笼”
(旧时人们冬天用的取暖器)
烘笼里放着马粪或牛粪
担子另一头挂着一只“夜壶”
(旧时男人用来解小便的土陶器皿)
▲达州市首届旅发大会展演
“狗腿子”在“拗老爷”落下时
以舞蹈动作给“拗老爷”
送上“点心和老酒”
(烘笼里的粪)和(夜壶里的尿)
此时
围观的群众
便发出“吃粪”“喝尿”的喊声
意为应该让昏官、贪官吃粪喝尿
▲参加《2010年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启动仪式
暨巴渠民族民间艺术展演》荣获二等奖
“拗老爷”大红的戏服、夸张的戏妆
随着拗棒而做出的滑稽动作
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开江县“特色文化宣传月”活动获一等奖
在“拗棒”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文革时期的封禁
这一表演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
改革开放之后
由于大量现代文化的冲击
“拗棒”表演高度濒危
现如今,它浴火重生
以全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搞笑方式
一次次为民众带来欢笑声
▲2006年参加达州市首届旅发大会大竹展演获银奖
▲2005年街头表演
这一独特非遗文化
是开江民众
对腐败吏治的嘲讽和痛恨
对为官者有着特殊的警示作用
同时还有着多种艺术因素
融为一体的艺术价值
所以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
因此这种民间游艺代代相传
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