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两项疑难,三张苦脸”,这是开江县长岭镇社区书记李小立的感叹。他有一个朋友长年在外务工,因为女儿上学的事情,绞尽脑汁,委托他跑遍了派出所、民政所等单位,但就是难以办下来。抱着期待而忐忑的心情,李书记给长岭司法所卢宣合打了电话。
原来长岭镇刘某与贵州省张某育有一女,今年已经16周岁,马上面临着高中就学问题,但因刘某与张某无婚姻关系等原因,女儿户口迟迟难以办下来。得知事情原委后,卢宣合也犯了难,因为疫情和工作原因,刘某和张某及其女儿都无法回来,这怎么调解呢?
“用电话和视频嘛,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所幸李书记的一句话给了卢所长灵感。是啊,当前我们调解方式为什么不顺应时代而创新改进呢。
为此,卢宣合先通过电话分别与刘某、张某及他们女儿做了沟通,并做好相关录音,同时通过视频的方式确认双方同意调解协议,“由刘某抚养女儿,张某放弃抚养权,但每月缴纳一定抚养费,刘某不得阻拦张某探视其女儿等”。达成协议后,卢宣合将调解协议发送给刘某和张某,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刘某和张某当着卢宣合的视频面签署调解协议并按手印,然后再通过扫描,进行相互交换,再次互相签字确认,女儿户口问题也协调派出所处理,双方对此次调解非常满意。
此次“互联网+调解”的模式,也是开江县司法局长岭司法所在调解方式上面的一次先行先试,其通过三步远程调解,即是电话沟通,做好电话录音,网络留存调解记录;视频确认,以视频会议形式,在调解人见证下,先远程签字确认;扫描交互,即将签字的协议扫描,进行交互,再进行视频签字,达到了调解的目的,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鸿沟,让调解近在咫尺,不仅解决了三方异地调解的疑难,也为常态疫情防控下,如何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长岭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