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乘着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东风,县委县政府指示全县加快冲刺“300亿”、建设“双35”,而人才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此,普安镇深入研究、不断探讨,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符合普安镇情的人才选拔培养方法。
一、严格“选”,着眼长远储备
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物。一是严格人才选拔制度。根据省、市、县委的文件精神要求,普安镇党委政府深入研究、精准部署,从学识能力、群众基础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普安镇各村(社区)后备力量人才选拔制度;二是严格选拔德才兼备之人。选人首先要着重选取有德之人,能够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人,其次注重专业能力,加强岗职匹配度,坚持依岗选人,能力选人。目前我镇村(社区)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37名,占比29%,女性38名,占比30%,书记、主任一肩挑11名,占比55%;三是着力推进改善干部年龄结构。保障干部队伍年轻化有助于优化干部年龄结构,保持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效能,使干部队伍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目前我镇20个村(社区)村社区“两委”成员共计127名,其中35岁以下的28名,占比22%(包括等6名一肩挑书记)。
二、精心“育”,不断提升素质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一是专人育才。普安镇党委班子分别挂包20个村(社区),根据各村(社区)情况,选派新进公务员下村帮助工作,全年镇党委班子共计下村督查、调研等100余次,镇党委书记与农民工村干部谈心谈话100余人次,20个村党组织书记与农民工后备力量谈心谈话700余人次;二是专业育才。我镇根据不同领导分管的领域对各村(社区)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加强邀请县上技术专家、镇业务工作人员对各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三是专门强学。我镇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人才进行强化学习,线上通过视频会、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渠道组织后备力量学习进步,线下则组织专题学习会、干部培训会等方式提高干部思想、提升干部能力,全年组织农民工村干部培训2次,开展中心组学习8次。
三、大胆“用”,适时提拔重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干出真知。一是村上用。村(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挖掘本土人才,积极贡献本土力量,对后备力量严格筛选、大胆启用,2020年我镇共摸排出优秀农民工并建账390人,培养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26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79名,回引优秀农民工9名,创办实体项目9个,优秀农民工担任村干部37名;二是镇上用。普安镇村(社区)选派一批年轻优秀干部到镇上顶岗锻炼,深入学习镇机关的优良作风以及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村(社区)与镇机关的联系,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一起用。干部选用本就是为国取才、为民取士,镇党委与各村(社区)在干部选用方面统一思想、规定章程、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适时任用,积累了一大批基层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后备力量,为开江县冲刺“300亿”、建设“双35”、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目标贡献“首位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