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乘风破浪亦有时
  • 来源:县统计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4-19
  • 点击数:人次
  • 2021年一季度开江县畜牧业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调查队决策部署,以加快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全面深化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月中旬,开江县统计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中心组成联合下乡调研小组,深入我县各乡镇进行了畜牧业高质量生产发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至去年7月以来,我县畜牧业已走出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阴影,目前发展态势良好,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收益持续稳定。但是养殖成本增加、扩张意愿下滑等不利因素也逐渐凸显。

    一、全县畜牧业的基本情况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中央、省、市、县各项生猪政策的及时落地,全县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存出栏稳步增长,产能恢复到非瘟前是必然趋势。

    (一)生猪产能快速恢复

    一分年度来看:2020年开江县生猪存栏环比逐季递增,全年后三个季度环比增幅分别为:0.1%、3.8%和47%;四季度末开江县生猪存栏220436头,同比增幅达39.3%。全年累计出栏生猪30.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4.9万头,增长19个百分点,已达到2018年正常出栏水平的88.4%,产能恢复步伐明显加快。

    二分季度来看: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仅出栏生猪6.8万头,同比减幅达29%。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项生猪激励政策的出台,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效应凸显,二、三、四季度,开江县生猪出栏同比分别增长15.4%、18.9%、83.9%。结合调研情况和农业部监测数据,今年一季度生猪存栏同比增长37.6%,生猪出栏同比增长54.9%,后续发展蓄力十足。

    (二)牛、羊、禽生产相对稳定

    从核定数据看,2020年牛、家禽存出栏仍呈稳定态势。2020年末,牛和家禽存栏同比分别增减-0.8%和7.0%;牛、家禽全年累计出栏同比分别增长7.4%和5.5%。全年羊存出栏呈下滑态势,年末羊存栏同比下滑3.0%,全年累计出栏同比下滑2.1%。

    (三)牛、羊价格持续保持高位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高消费承受能力日益增强,消费理念也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中、高端消费食材的牛、羊肉逐渐走上老百姓日常餐桌。牛、羊出栏数量的不足,导致牛、羊肉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据最近一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牛、羊肉价格分别为95元/公斤、135元/公斤。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利条件

    (一)政策利好,为畜牧业发展护航

    大力发展畜牧业,保障人民生活“菜篮子”,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一直是我国家一项重要国策。随着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部门加大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力度,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及时分解年度生猪稳产目标任务,压实责任。我县出台《开江县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五条措施》开委农领〔2020〕7号,激发生猪养殖“活力”。2020年共新扩建大、中型养殖场17家,其中5个大型生猪种养循环示范场已全面峻工并投产,开江东方希望百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5月开始投产,东方希望养殖基地将会为我县生猪供应开创新的局面。

    (二)种养结合新模式,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局积极作为,严格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指导养殖场补齐粪污设施短板,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截至目前,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项目完成后,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提高到9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备率将达到100%,带动全县畜牧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聘请专家指导养殖户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环保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县构建起种养结合的科学养殖新模式,实现了粪污消纳和资源化利用,打通了种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三)旅游业的加入,三次产业融合度提高

    以永兴镇龙行山村的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部分养殖企业开始尝试在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推进生态养殖牧旅结合新模式,计划打造以养殖为基础,集生产、加工、观光、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他们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科学规划设计,同时打造畜禽养殖基地、有机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有机农作物基地、景观园林花卉苗木基地,在基地间资源有序流转、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开放园区,经营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近两年发展态势大好。

    三、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滑,养殖户扩张意愿缩减

    据调查显示,从去年至今年3月中旬,全价饲料由3元/公斤上涨至4.3元/公斤,涨幅40%;玉米价格由2.2元/公斤上涨至3.2元/公斤,涨幅45%;大豆价格由4.4元/公斤上涨至6.2元/公斤,涨幅41%。受饲料成本快速上升影响,畜牧业养殖收益开始逐渐收窄,养殖户扩张意愿下滑,部分羊、家禽养殖户退出外出打工。据调查显示,猪、牛养殖户扩张意愿由全年的九成缩减至当前的五成,2020年在库的10家中型羊、家禽养殖户退出了5户,3户外出务工。

    (二)养殖贷款难度大,金融支持有限

    近年来,随着养殖成本的增加,养殖企业的前期资金投入不断增大,部分养殖企业为扩大养殖规模,金融贷款成了首选项。但据近期调研部分中小型养殖企业反映,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导致养殖户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于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养殖散户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很多养殖户有比较强烈的扩大规模的需求,但资金不足,由于经济实力较差又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养殖业的贷款利率高、周期短,对见效周期较长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要偿还信用贷款),这也成为制约畜牧业的发展的瓶颈。

    (三)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畜牧产品的生产、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的长短,事关畜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县尚无具有一定规模,且带动效应较强的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深加工龙头企业的缺位,导致我县畜牧业产品较为粗犷,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畜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加快畜牧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实现全行业增产增效

    在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发展外向市场。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为开江县畜牧业的大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二)加快资源整合,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畜牧业,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地方金融部门的全力支持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农发行和基层信用社要将本地规模养殖户纳入信贷重点,对农户发展规模养殖要适度提高授信等级,增加信贷额度,放宽抵押贷款条件,允许养殖户利用养殖场房、设备等进行抵押贷款,以解养殖户燃眉之急,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指导,降低养殖风险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实现养殖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降低养殖风险。每年要结合春秋防疫工作,切实加强对乡、村两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计划的组织养殖企业、养殖户开展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督促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科学、规范养殖,保持单个养殖单元格可防可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村组干部、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并实地开展现场指导,尤其是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生产的组织者,又能成为生产的服务者,通过他们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形成有机连接。

    (四)探索新发展的模式,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其次,也要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新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