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一、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附件2
第五部分 附表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职能参照县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
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 法规,指导畜牧业生产, 负责畜禽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 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管理工作,负责对本地区的畜牧业疾病防控,及疫情上报监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二)2018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主要在兽医医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实现畜牧业产值21.3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可支配收入1280元,动物免疫全域覆盖,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畜牧产业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投入品专项整治、强化瘦肉精检测、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偷检漏检、生产加工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扎实开展定点帮扶,实现扶贫村脱贫摘帽。大力实施行业扶贫,助推产业脱贫攻坚,促进了贫困户快速脱贫奔康。
二、机构设置
本部门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一级预算事业单位,隶属开江县人民政府。设局机关1个、事业站所5个、派驻各乡镇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动物防疫监督站20个。在职在编人员共136人。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各事业站所及乡镇站不单独设帐,由局机关统一报账制。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入2151.54万元、年初结余522.90万元、支出总计2674.44万元。与2017年相比,收入减少358.85万元、支出增加164.08万元,增长6.5%。收入减少主要变动原因是年度项目减少,支出增加主要变动原因是上年项目实施完工,支出增加。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图)
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本年收入合计2151.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151.54万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经营收入0万;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图2:收入决算结构图)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本年支出合计2674.4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04.67万元,占48.78%;项目支出1369.77万元,占51.22%;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经营支出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图3:支出决算结构图)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2151.54万元、年初结余收入522.90万元、支出总计2674.44万元。与2017年相比,收入减少358.85万元、支出增加164.08万元,增长6.5%。收入减少主要变动原因是年度项目减少,支出增加主要变动原因是上年项目实施完工,支出增加。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674.44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7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164.08万元,增长6.5%。主要变动原因是上年项目实施完工,支出增加。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674.4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79.36万元,占6.71%;医疗卫生支出64.25万元,占2.40%;住房保障支出98.51万元,占3.68%;农林水支出2332.32,占87.21%。
(图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
年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2674.44,完成预算100%。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20805(款)05(项): 支出决算为164.26万元,完成预算100%,20808(款)01(项): 支出决算为15.10万元,完成预算100%。
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21011(款)01(项):支出决算为64.24万元,完成预算100%。
7.住房保障(类)22102(款)01(项):支出决算为98.51万元,完成预算100%。
8.农林水支出(类)21301(款)01(项):支出决算为2332.33万元,完成预算100%。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304.67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1202.5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公用经费102.13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13.16万元,完成预算96.05%,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6万元,占45.59%;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7.16万元,占54.41%。具体情况如下:
(图8:“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结构)(饼状图)
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万元,完成预算92.3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7年减少0.50万元,下降7.69%。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截至2018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越野车1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6万元。主要用于工作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支出7.16万元,完成预算99.4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7年减少0.04万元,下降0.56%。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265批次,1756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7.16万元,具体内容包括:上级工作调研、工作指导,动物疫情防控研讨,畜牧业生产发展等接待费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组织对整体支出项目开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对1个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动物防疫经费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动物防疫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梳理填报。
本部门按要求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从评价情况来看全年支出2674.44万元;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加快培育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生猪、水禽主导产业规模化率达到72%、标准化率达到53%、良种化率达97%以上。全年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0个、规范运作畜牧专合组织5个,实现畜牧业产值22.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可支配收入增长100元。
完成改造、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其中:生猪6个、水禽9个)。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67个,年出栏水禽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55个;生猪、水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3%,标准化率达到了56%、良种化率达到了98%,实现畜牧业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100元。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18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救灾”“其他农业支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1.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5万元,执行数为1.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保障支持了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完成。
2.病虫害控制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00.81万元,执行数为100.8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保障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动物健康发展,全县清净无疫,无流行性疫病传播。
3.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4万元,执行数为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保障支持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4.防灾救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3万元,执行数为1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保障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动物健康发展,全县清净无疫,无流行性疫病传播。
5.其他农业支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120.46万元,执行数为1120.4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保障促进了大力发展全县畜牧业生产,主要是:改造、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其中:生猪6个、水禽9个)。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67个,年出栏水禽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55个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项目名称 | 病虫害控制 | ||||
预算单位 | 开江县畜牧食品局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100.81 | 执行数: | 100.81 | |
其中-财政拨款: | 100.81 | 其中-财政拨款: | 100.81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负责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群体疫密度常年保持95%以上,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 | 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无流行疫病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群体疫密度常年保持95%以上,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猪瘟疫苗 | 37.27万份 | 全年注射猪瘟脾淋苗37.27万份 | 全年注射猪瘟脾淋苗37.27万份 | |
项目完成指标 | 猪蓝耳病 | 37.27万份 | 全年注射猪蓝耳病疫苗37.27万份 | 全年注射猪蓝耳病疫苗37.27万份 | |
项目完成指标 | 牲畜口蹄疫 | 53.17万头份 | 全年注射猪、牛、羊疫苗53.17万头份 | 全年注射猪、牛、羊疫苗53.17万头份 | |
项目完成指标 | 禽流感 | 311.36万羽 | 全年注射禽流感疫苗311.367万羽 | 全年注射禽流感疫苗311.367万羽 | |
项目完成指标 | 免疫密度 | 95%以上 | 规模场免疫率100%,农村散户免疫率95%以上 | 完成规模场免疫率100%,农村散户免疫率95%以上 | |
项目完成指标 | 免疫抗体水平 | 75%以上 | 抗体水平均超过了农业部规定的70% | 抗体水平达到75%以上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 | 疫病有效控制 | 健康发展养殖业,增加养殖收入 | 健康发展养殖业,增加养殖收入 | |
效益指标 | 生态效益 | 提高环保,降低畜禽污染 | 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 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 |
满意度指标 | 养殖业群众满意度 | 100% | 养殖业群众满意度100% | 养殖业群众满意度100% |
一、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2018年,畜牧食品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02.12万元,比2017年减少25.06万元,下降19.70%。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厉行节约。
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1辆,为一般执法执勤用车。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1.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2.“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3.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四部分 附件
部门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
2018年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一级预算事业单位,隶属开江县人民政府。设局机关1个、事业站所5个、派驻各乡镇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动物防疫监督站20个。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各事业站所及乡镇站不单独设帐,由局机关统一报账制。
(二)机构职能
2018年,原县畜牧食品局主要职能职责为: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法规,指导畜牧业生产, 负责畜禽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 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管理工作,负责对本地区的畜牧业疾病防控,及疫情上报监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三)人员概况
2018年,原县畜牧食品局编制数145人,在职在编人员共136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32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管理人员104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18年总收入2674.44万元,较初预算收入1378.65万元增加1295.79万元,其中较年初预算新增人员增加人员经费36.2万元、新增项目补助收入1259.59万元。
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18年总支出2674.4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202.54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02.13万元、动物防控及瘦肉精采购等项目支出110万元、畜牧生产发展补助项目支出1259.77万元。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部门预算管理。
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编报了当年预算收入支出。年初预算收入支出合计1378.6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68.65万元(人员经费支出1172.05万元,日常经费支出96.6万元)。项目支出110万元。人员经费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支出;日常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开展的办公费、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等商品服务支出。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瘦肉精试纸采购以及动物免疫应激死亡补偿等支出。
需完成绩效目标: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个,免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38.7万头,免疫牲畜口蹄疫55.24万头,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320.04万只,疫病监测科学8617头(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3400余批次,瘦肉精检测35000头份。
(二)预算执行及综合管理情况
按照均衡有序的原则,着力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实效性,加快预算的支出进度,不断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在预算收支管理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对“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严控接待人数及标准,公务接待费支出得到了进一步控制。检测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由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购中心统一采购。局兽医股对所采购的检测设备建立出入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所、饲草饲料站对下发到各乡镇的瘦肉精检测卡发放登记,并将其检测后的检测卡收回保存,资产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无违规情况。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
加快培育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生猪、水禽主导产业规模化率达到72%、标准化率达到53%、良种化率达97%以上。全年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0个、规范运作畜牧专合组织5个,实现畜牧业产值22.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可支配收入增长100元。
畜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督促各养殖企业积极创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完成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认证2个。利用现代畜牧业建设专项资金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0个,并已投入生产。建成500亩现代农业种养结合园区1个,推行“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园区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与周边18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其中贫困户105户),流转土地2700余亩。通过开箱、整形,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益。园区内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科技含量较高。已种植玉米、油菜、水果、鲜花特色经作物和黑麦草、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1600亩。现建有标准化育肥牛舍4栋、母牛舍1栋、产子舍1栋,存栏肉牛1000余头。
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支出70万元。县畜牧局严格按照《达州市农业局关于做好2018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达市农业函[2018]52号)、《开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开江府发[2018]13号)文件要求,全县共发放猪瘟脾淋苗38.7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苗38.6万毫升、牲畜口蹄疫疫苗54.4万毫升、高致病禽流感61万毫升、禽新二联苗92万羽份、鸡新城疫苗21万羽份、小反刍兽疫疫苗2.48万头份。免疫猪瘟37.27万头、牲畜口蹄疫53.17万头(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7.27万头、高致病禽流感311.36万只、鸡新城疫108.81万只、小反刍兽疫2.2万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动物数的100%;
在市级春秋防疫交叉检查以及县畜牧局自检工作中,动物群体有效免疫合格抗体率均超过70%以上。春防集中免疫抗体检测猪瘟血清样品400份,合格355份,合格率88.75%;猪蓝耳血清样品400份,合格291,合格率82.75%;口蹄疫血清样品600份,合格488份,合格率81.33%;禽流感H5检测600份,合格561份,合格率93.50%;禽流感H7检测600份,合格556份,合格率92.67%;鸡新城疫检测300份,合格252份,合格率84.00%;小反刍兽疫检测200份,合格189份,合格率94.50%。各项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抗体水平均超过70%以上。
(2)消毒灭源方面,加强畜禽圈舍及周围环境消毒灭源,有效控制疫病传播。春防集中免疫期间,各乡镇认真组织村组干部带队逐组逐户普查畜禽养殖存栏情况,同时开展对农村散养畜禽圈舍、周边环境进行防疫消毒;重点督促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并指导养殖户进行定期消毒;各公路检查站对调运出入我县的畜禽认真检疫,同时对畜禽及运输工具彻底消毒,杜绝疫病传入。全县共发放消毒药品10吨,消毒面积746余万平方米。
(3)组织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做好重大动物疫病日常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完成市局下达的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任务。按照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2018年市级动物疫病定点监测流调工作方案》的通知(达市疫控〔2018〕18 号)和开江县畜牧食品局《关于印发2017年全县动物疫病定点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开江牧发[2017]15号)要求,在全县设置了市级定点监测点7个,县级定点监测7个。一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每月对定点监测点养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病整体免疫保护状况和病原分布情况。二是完成定点监测任务。全面完成市中心下达的定点监测采样与平时采样任务,采集监测畜禽类血清517份,禽咽喉式子216份,猪组织样品100份,环境样品102份,羊鼻咽拭子60份;三是强化免疫抗体监测,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20个乡镇春防免疫效果进行了牲畜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进行了监测。为确保我县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认真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按照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 》(达市疫控〔2018〕15号)和开江县畜牧食品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人畜共患病的通知开江牧发[2018]24号要求,认真开展了我县人畜共患病工作。按照达州市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达市动疫控[2018]15号)文件要求,一是做好布病监测、净化工作,县畜牧局印发了《开江县关于开展2018年布病监测方案的通知(开江牧发[2018]2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县布病监测任务;共采集牲畜血样2158份(猪血样442份,羊血样1648份,牛血样68份),县兽医实验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2158份进行初筛,未检测出阳性血样。二是按照《开江县狂犬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开江县2018年狂犬病防制工作方案》(开江狂防办[2018]2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购买2.5万头份狂犬病疫苗免费发放到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利用全县春防集中免疫期间,组织开展狂犬病免疫工作,共免疫犬15874只,占应免犬只98.6%制定免疫计划,强化免疫措施,组织防疫及应急物资储备,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秋集中免疫和夏冬补免工作,确保畜禽规模养殖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动物免疫密度达100%,散户90%以上,抗体检测达到农业部规定标准70%以上,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5)加强定点屠宰场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达100%。加强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达100%,强化防疫工作督查,确保动物卫生安全。
共屠宰检疫牲畜14.4万头(其中生猪5.3万头、牛(羊)9.1万头(只)),检出病畜55头,对检出的病畜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屠宰动物的受检率达到了100%,检疫出证率达到了100%。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偷检漏检、生产加工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5件,立案5件,结案4件。
(6)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在元旦、春节、“五一”、“中高考”、“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专项整治不少于5次。年度常规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不少于60家。加强瘦肉精日常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是开展投入品专项整治。全年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237家次、规模养殖场1472家次、生猪定点屠宰场168个次。检查兽药、饲料品种500余个,3400余批次。依法收缴过期兽药2.3公斤,立案查处违法销售假兽药案件2件。二是强化瘦肉精检测。全年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10251头(份)、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4925头份,瘦肉精检查结果全为阴性,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7)全面开展污染大清理、大整治行动,摸清全县各类养殖场(户)粪污设施建设及粪污面源污染基本情况,并按环保要求提出整改建议。一是集中和分片区相结合组织全县500余户畜禽养殖户进行了粪污处理技术培训,二是多次实地查看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对全县禁养区养殖场发出了关闭(搬迁)通知书,对没有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没有粪污处理设施或设施不完善、设施没投入使用、偷排、漏排等问题发出了整改通知书。三是乡镇动防站对所辖区域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情况实行网格化监管,做到了领导“定片” 技术人员:“定人、定场、定责、定时”。四是制作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横幅100幅,印制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宣传图纸1500分,在全县场镇、屠宰场、畜禽养殖场、散养密集区进行悬挂、张贴上墙并宣传到人,加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宣传力度。
3.畜禽免疫应激死亡补偿
完成免疫应激死亡补偿4.89万元,根据《开江县重大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及可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补偿方案》的通知(开江府办发[2013]21号),确保重大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顺利开展,达到免疫密度,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严控重大动物疫病传播,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因实施国家规定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造成被免动物应激死亡动物,将按照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并对应激死亡的动物按照要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瘦肉精试纸采购
完成瘦肉精试纸采购支出26.28元,经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购中心询价采购采购瘦肉精检测三联卡3000套、五联卡10000张台式电脑10台、打印机6台、纸杯6000个、塑料袋4000个、记号笔100只、封箱胶带60圈,。
监测由县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饲料饲草监测管理站两单位组织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县饲料监测站负责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确保肉食品安全。2018年饲料饲草监测管理站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8425头份,其中猪5000头份、牛1500头份、羊1975头份,监测养殖场805个次。监测“512”养殖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抽检率为100%,检出率为0。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 4536头份,其中盐酸克伦特罗1512头份,莱克多巴胺1512头份,沙丁胺醇1512头份,“瘦肉精”检出率为0。
通过瘦肉精检测经费的保障,使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依靠科技手段监管的实质性阶段。2018年未检测出一例瘦肉精,未发生一例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
5.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费投入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工作面宽,责任重大,虽然政府解决了一定数量检测设备经费,但仍不能完成省市畜牧食品局规定的检测面,再就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工作经费和使用后检测卡的销毁经费没有解决,致使工作开展困难,近年来,我局千方百计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力保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再就是使用后检测卡的销毁经费没有解决,按照规定使用后检测卡保存一年后,就可以销毁,销毁不是简单的丢弃,而是要用柴油焚烧后,挖坑深埋,因此又需要经费。加之,近年来环保要求很严格,给销毁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建议县政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纳入常年预算,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五部分 附表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畜牧食品局(本级)表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