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转洞桥村农家书屋
来源:甘棠镇
发布日期:2021-09-29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该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于2012月建成了占地面积3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3482余册,报刊21种(期刊14种,报纸7种),音像制品65种,每年新增订阅图书60余本,教学光盘28张,更换新书年投入不低于2000元。书屋配套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是当地群众学习充电、科技“淘金”的最佳去处,也是孩子们求学的“知识公寓”。

突出阵地建设,实现服务升级。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农家书屋管理规定》《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明确一名思想品德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村支“两委”成员作为专职管理员,选用文化志愿者和退休村干部、老教师、乡贤等作为兼职管理员,负责书屋的活动策划、志愿服务等工作,加大专职管理员业务培训力度,使其熟练掌握出版物管理、分类、编号、上架、借阅、等相关业务技能。灵活开放时间,坚持工作日全天候开放借阅的基础上,实行节假日集中开放和晚上预约开放借阅制,以适应学生和白天外出、晚上回家等特殊人群的学习、生活、生产作息规律,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服好务。

突出群众需求,实现精准供给。为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有效解决“有书没人”的现象,该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一个人员管理、一个本子记录”的传统模式基础上,组建阅读QQ群、微信群,利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和“人手一手机”优势,通过网络化,实现书籍借阅、书籍查询、书籍分享的电子化,打造网上学习交流平台,让村民在互动中增加学习的兴趣、收获更多的知识,目前,该村每月线下读者30余人次,线上读者每月200余人次。坚持让群众成为农家书屋购书目录主力军,通过“你点单,我买书”模式,鼓励村民、学生等参与到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中。该村民生渔业水产养殖公司为进一步掌握高效水产养殖技术,于今年1月通过“点单”模式,向书屋推荐了水产养殖类购书目录,暑期返乡大学生也通过网络“点单”模式,推荐经济类纸质书籍购买清单,村支“两委”则根据群众的推荐及时补充书籍,从而真正让群众成为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的主角,实现农家书屋向百姓书房转变,目前,平均每年通过“点单”模式购书40余本。

突出功能融合,实现成果转化。该村立足资源共享原则,通过“农家书屋+”模式,整合文明实践站、童伴之家和党员微家等阵地,不断推动农家书屋服务内容与党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妇联儿童等时代主题和服务需求相结合。打造“农家书屋+四点半课堂”、致富课堂、红色课堂等近10个特色农家书屋品牌,开展书谜竞猜、暑期留守儿童读书会和乡村阅读季等形式多样的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众4000余人,进一步培养群众阅读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今年7月,该村养猪大户饲养的20余头生猪,均出现了呼吸急促、体温上升、四肢乏力、食欲缺乏等症状,她通过查阅农家书屋书籍,向其他养猪大户咨询,确诊为猪中暑,于是,她通过加强通风、冷水喷洒猪头部及全身、剪尾和耳尖放血等方法,并结合药物治疗,使中暑的20余头生猪化险为夷。该村65岁的村民患有多年的胃炎,是村上有名的“药罐子”,今年3月开始,他开始通过农家书屋阅览医疗保健和食疗书籍,懂得了食疗的好处,并改掉了久坐的坏习惯,目前,其身体状况得到较大改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