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2018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分析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8-05-06
点击数:人次

全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鼓励、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有所好转,增长速度保持平稳。

一、民营经济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6.5亿元,增长8.1%,增速比GDP快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4.2%。民间投资完成3.4亿元,增速下降20.6%,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23.0%。

二、指标对比情况

从GDP占比看,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达到64.2%,仅低于经开区(66.6%)2.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60.5%)高3.7个百分点。

从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来看,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为66.4%,比全市平均水平(63%)高3.4个百分点。

从民营经济拉动GDP增长看,民营经济增加值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5.2%)高0.1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民营经济总量仅比经开区(9亿元)高7.5亿元,比总量较小的万源市(18.7亿元)少2.2亿元。

从增速看,民营经济增速高于万源市(7.1%)1.0个百分点,比增速较低的通川区(8.3%)增速低0.2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低0.2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民营经济三产业比为13.6:36.5:49.9,与民营经济结构较差的万源市比,第一产业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2.6个百分点;与结构最优的通川区比,第一产业高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1.2个百分点;与全市比,第一产业高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2.1个百分点。

从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看,全县民营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全市最低,仅为23%,较比重最高的经开区(51.9%)低28.9个百分点,较比重较低的达川区(26.2%)低3.2个百分点。

从民间投资增速看,民间投资增速全市最低,比增速最高的达川区(41.4%)低62个百分点,比增速较低的宣汉县(-19.5%)低1.1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1、从企业自身看,普遍存在自身实力弱小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而导致效益不高;管理粗放、缺少统一规范而导致企业发展不合理。从外部环境看,生产营商环境不够优化、融资难融资贵、劳动力成本高、人才缺乏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更加突显。

2、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我县民间投资增速连续12个月负增长,一季度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重仅23%,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在于各部门对民营经济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有待加强;民间投资渠道不畅,尤其是电力、交通、通信、市政等垄断行业难以进入,而准入的部分行业,投资形式、投资比例又有限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也影响民间投资;目前整体投资环境也影响到民间投资快速发展。

四、建议

近两年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意见的贯彻落实,出台符合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实际的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进一步放宽经营领域,增强投资活力。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凡是法律、政策允许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相关行业领域,引导民营经济多种形式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平等地位,取消不利民营经济的限制性、歧视性的规定,降低民间投资产业门槛,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政府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民营企业科学化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发展“三新”产业,抓住“四经普”契机,要全力摸清民营企业,借助“小升规、个转企”、“四上企业”发展,继续做好民营企业培育;支持企业互助,民营企业主动对接省市龙头企业,允许跨行业、跨地区重组和投资合作,形成核心竞争力强、规模效益好的企业,全面提升民营企业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 

三是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改进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全力做好“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为民营企业发展打造公开、公平、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重视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民营企业人才公平对待,消除体制和政策的障碍,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健全相关奖惩机制。真正以服务企业为首要目标,将民营经济主体满意度列入政府考核指标,建立完善奖惩制度;要发挥财税体制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对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优化人才、技术等资源配置,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对接,加强合作,提升研发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