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该镇古称回龙场,清光绪年间改为“回龙乡”,1952年土改结束,建立板桥乡人民政府,1955年撤区并乡,将回龙板桥乡合并为回龙乡,1958年回龙乡改为回龙人民公社,1966年回龙公社改为长青公社(1973年恢复原名),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名为回龙公社管理委员会,1978年撤区并社,长田并入回龙,1980年恢复区社,回龙区辖回龙、天师、长田、骑龙四个公社,1984年又定名为回龙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区并乡强镇撤销原回龙区公所,并将回龙乡定升为回龙镇。2007年11月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核定了镇机关行政编制22人,机关工勤3人。事业单位撤销了会计核算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的农经岗位、宣传文化中心,将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站撤销,合并成立了“回龙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劳动保障、低保救助、文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播电视等岗位。2009年4月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进行了认证,确认了管理岗位5个,专业技术岗位6个。2010年3月撤消了原镇建管所,编制合并到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成立了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2020年1月乡镇区划调整,将原长田乡、天师镇撤销,与回龙镇合并成立回龙镇,镇政府设在回龙镇回龙社区中街21号。镇机关内设机关共设置了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经济发展办公室等7个内设机构。下属事业单位共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个单位,其中便民服务中心为副科级单位。
【地理状况】
回龙镇位于“治西第一总隘”峨城山下,开江县新宁河下游,素有“开江西大门”之称,幅员面积96.16平方公里,镇驻地距县城15公里,属浅丘地带,境内有闻名的何家山、峨城山、大方寺、尖峰寨等高山,平均海拔798米,其东邻普安镇、南邻达川区麻柳镇,西邻宣汉县的七里乡、北邻宣汉县天生镇。全镇11个村,3个街道社区,66个村民小组,28个社区居民小组,总人口4.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4.9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5万亩、森林面积7.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20%。
【经济状况】
回龙镇依托山地、浅丘地貌特征优势,依靠脱贫攻坚前厢片区引领区建设,积极推行果林 模式,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精品鱼、环保型养殖场、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场等。截至2020年12月,全镇共完成土地流转2.5万亩,共发展优质水果、花椒、中药材种植2万亩,发展大闸蟹、小龙虾、生态鱼等特色水产养殖0.5万亩。已建成环保型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果林 主体公园1个,以汉文化、竹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1个(峨城山)。2020年全镇GTP完成18.2亿元,较2019年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9元,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78元、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3847.91万元,完成支出 3847.91万元。
【民生工程】
一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增低保149户181人,调标119户。新增高龄补贴237人。特困新增1人。残疾护理补贴新增24人,生活补贴新增35人。医疗救助1100余人次,县级临时救助40人,镇临时救助120人。二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锁口庙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完善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到位。认真开展艾滋病、结核病、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防治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犬只捕杀和管理力度。三是全力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2020年回龙镇共收集问题线索811条,按照《回龙镇2020年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回访工作方案》要求,严格执行“每月一电访、季度一回访、半年一推进、全年一考评”工作机制。811条诉求已完成整治,办结率100%。四是人口普查有序推进。选聘“两员”126名,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高质量完成此次普查登记工作。五是齐力战疫情,抗疫复产全面胜利。组织296名镇村党员投身疫情防控战役,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高高飘扬,实现两线作战、两线全胜。疫情期间,全镇累计收到捐款88492.99元,其中非党员捐款3199.99元,党员捐款85293元,党员参与度91.32%;累计收到捐赠医用口罩近6000个,医用酒精100余瓶,其他物资100余份。
【脱贫攻坚】
一是扎实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措施。开展“春风行动”,通过安排返程车辆、帮助网上订票、协调组合车辆等方式,累计帮助2000余名村民返岗就业。推动消费扶贫落地落实,帮助销售水产、柑橘、家禽、蔬菜等农产品累计达50万元。二是切实补齐脱贫短板。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补短行动”,共核查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21个,安全饮用水问题7个,无电视或电视故障问题36个。三是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全镇高质量推进高板桥村“果林 ”主题公园、大学生果林 ”创业园建设,发展花椒4000亩,优质柑橘1.6万亩,金丝皇菊100亩,发展“稻田 ”特色水产养殖5000亩,回龙脱贫攻坚引领区全面建成。四是切实做好商贸旅游。紧紧围绕峨城山景区打造,成功举办开江县第二届峨城山拾财节直播活动,累计吸引5万余人参与,带动周边农户增收8万余元。依托纸厂沟村菊花基地,累计吸引10万余人赏菊,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0万余元。
【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
一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绕场路、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维修山坪塘水库2处、修复河堤12处、清理水沟3300米、维修堡坎200米、河道治理3000米。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维修50盏。新配备垃圾车1辆,增设垃圾桶200余个。新建便民桥1座,硬化村道12公里,产业便道15公里。二是着力生态环境持续发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路长制,制作公告牌46块,扎实开展“清四乱”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加工行为。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察,筑牢“防护墙”。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对辖区内6家企业、38家小作坊、42家餐饮店、22家规模养殖户进行动态巡查300余次,整治突出环境问题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