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梅家乡按照中央农村工作要求,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践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山区洪涝灾害频发自然因素,全力推进全乡农业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近年来,上级党委政府越发重视“三农”工作,相关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收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强的提升,农业资金的支持力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强,对扶持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乡通过耕地撂荒整治行动复耕、易地扶贫搬迁老旧房屋拆除后复垦、加大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等措施,全乡2021年大春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有较小幅度增长,总面积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43亩,全乡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全乡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我乡农业经济继续朝着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农林牧生产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梅家乡地产山区,传统种植性农业在山区种植成本较高,往往种植需要进行二次转运,花费劳动力较大,直接导致山区农业经营成本较普通地区有所上升,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建议加大山区种粮补贴,根据实际情况为山区广大种植户补贴种子及化肥,减轻山区粮食种植户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山区种植户生产积极性。
土地非粮化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均收入有了较高的提升,农村经营收入却较以往没有较大的提升,导致广大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出现了缺乏劳动力现象,不同程度出现土地非粮化现象,虽然在大力开展撂荒整治工作,但因缺乏劳动生产力,工作开展往往需要政府资金请人耕种,极大党的增加了种植成本及政府负担。在此缺乏劳动力的农村,要保证粮食生产任务,建议加大种粮大户种植补贴力度,针对山区和丘陵地区,加大小型农用器械补贴力度,进一步解放和鼓励广大群众种粮积极性,保证正常粮食生产任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梅家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和弊,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梅家乡农业发展的重点。接下来工作中,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调整步伐,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坚持结合市场要求,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