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人,充分发挥组织健全、会员广泛、贴近企业等优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拓展法律服务职能,创新法律服务机制,有力地保护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
一、狠抓学习教育培训 加强守法诚信建设
一是坚持干部职工带头学法用法制度。二是积极带领会员企业参加市工商联举办的法律培训。三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人士政治学习。积极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等。四是聘请法律专家授课。邀请了经济专家、资深法官、律师等分别举办了多次经济形势报告会、政策理论学习讨论会,提高了企业会员的法律专业知识。
二、创新法律服务方式 提升依法治企意识
县工商联积极创新法律服务机制,拓展法律服务职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是开展法律“问诊”“会诊”活动。坚持每季度组织法律专家进商会、进企业、进基层,开展法律服务一对一的“问诊”“会诊”活动。二是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本着自愿、互惠的原则,建立了民营经济法律顾问制度,要求民营企业聘请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企业的发展在法律上把脉。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优势 切实保障会员企业利益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与县法院联合开通了涉及小微企业审判案件的“绿色通道”,实行“快立案、快审结、快执行”。法院把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作为常态性工作,对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提出法律建议,减轻了企业的法律风险。积极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协调监督活动。与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相互配合,参与劳动和谐关系的协调和仲裁。帮助诚信膳食公司、名人超市公司、江春工具厂等10多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劳资双方工资集体协商,落实集体合同的制度,并将制度印发员工手中。
四、成立企业服务中心 切实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工商联成立了以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杨元辉为主任的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并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引进了三名年轻工作者,充实了服务队伍,提升了服务水平。2017年以来,服务中心累计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参加合同审查12件,为民营企业参与法院开庭审理25件,协调解决纠纷9起,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充分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