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梅家乡各村(社区)文化站里,你会看到一些老人、小孩时不时来文化室里找找书看,下下棋,聊天……淡淡的书香顿时弥漫开来。文化站工作人员将孩子们看完的书刊整齐的放回书架,同时用行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文化站自从建成后,很受广大群众的青睐,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已有许多村民从“赌鬼”“游客”变成了“书迷,棋迷”,文化站代替麻将桌,广场变成了电影院、文艺舞台等,让群众吸收了充满正能量的各种文化,丰富着他们的生活,成了他们重要的休闲文化场所。
从2018年开始每年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村风文明、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四好家庭”创建活动,从邻里和谐、感恩社会、勤劳致富、环境优美四个方面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文明习惯;依托村(社区)换届进一步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村(居)民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形成制度化管理;突出乡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作用,全天候对群众开放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广场;实施基层文艺骨干培育计划,组建文艺团队3个,每年开展送文化演出下村和春节前送春联活动;强化仁德桥、活灵寺、碉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全乡非物质遗产得以传承。
这些生活的改变,是我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全力攻坚下,我乡文化站成为了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增强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助推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场地优势,不断巩固完善阵地和运行管理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全乡完成了6村1社区文化站的建设。同时,我乡利用农民夜校讲农业种养技术,传播科学种养知识,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服务,完成走村进社区公益电影放映100余场,开展文艺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发挥了文化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