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又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机遇。开江中学实验学校大力推行“一减二加”工作法,在“减法”和“加法”上下功夫、做文章,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落实“五育并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多元打造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和课外培训负担,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真。
一、作业设计做“减法”,让“重量”提升为质量。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科作业设计备课组,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积极探索学生作业分层设计方法,科学设计针对性、个性化的难易梯度式作业,注重作业质量和总量,以“必做”和“选做”的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做到基础巩固70%、拓展提升20%、思维挑战10%。同时以单元作业目标为依托,秉承学生发展立场,统筹做好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作业不局限于浅层学习,而是指向学生知识应用、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学校教科室、备课组、学科组强化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对作业设计内容进行层层审核、严格把关,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
二、课堂教学做“加法”,让厌学转变为乐学。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心解读教材,认真研究学情,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入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工作路径,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出发,将教育理念科学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设计、课堂实施、课堂评价,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实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都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的互助者、问题的解决者,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索交流、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三、课后服务做“加法”,让培训转化为服务。学校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行课后服务“5 2”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扎实开设自主课程,用心辅导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点学懂吃透,从而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同时秉持学生自愿、双向选择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特长和学习兴趣,创新开设音乐舞蹈、体育竞技、思维训练、心理课堂、朗诵辩论、动手动脑学创造等多形式的共享课程,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