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侨联迎来了一位特殊而尊贵的客人——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潘瑜先生。潘瑜副秘书长此行是受基金会委托,专程赴开江县侨联调研座谈,了解该县的教育工作情况。
(上图为:潘瑜副秘书长与开江县侨联同仁合影)
开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辖20个乡镇194个村32个社区,总人口60万,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全县有5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6048人,其中高中生8814人,初中生17493人,小学生34860人,幼儿学生14881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446户59796人,其中学生11415人。
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由台湾著名人士王建煊先生2007年创办,设立了“捡回珍珠计划”、“爱心小学”、“爱心图书室”、“一个孩子一个蛋”及“5.12汶川大地震赈灾计划”等项目,截至2017年9月,已在25个省区市办珍珠班合作学校175所,55160名贫困初、高中生受益;截至2018年2月,已在28个省市捐建爱心小学373所,受益学生数十万人;截至2018年2月底,已在21个省市捐建爱心图书室166间、爱心图书角35个;资助彝族儿童757名。
地处川东北边陲的开江与2000公里外的浙江颇具渊源。开江县于南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县,有文献记载的知县(知事、县长)218人,其中浙江籍知县(知事、县长)14人。优秀的开江儿女也有赴浙江做官的,其中最闻名的数王平夷、王国平父子,均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时隔40年,父子二人在同一地方担任同一职务,实属罕见。
开江县历来重视教育工作,在四川省享有“文化县”的美誉,主要源于开江中学在周边20余县特有的教育教学水平,加上名满川东北的川戏,成就了其美名。多年来,开江县对贫困学生及其家庭采取了很多帮扶和救助措施,包括成立教育救助基金、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由于病、灾、残、祸等各种原因,仍然有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学难。
2017年3月,在四川省侨联和达州市侨联关心支持下,开江县侨联向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递交了申办“珍珠班”的申请。经过多次沟通协调,2017年6月,开江县侨联、开江县教科局、开江中学、开江中学实验学校接到了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邀请(四川省仅此一例),并于7月中旬专程赴浙江嘉兴出席由中国华侨公益基金、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教育精准扶贫公益论坛暨第十届育珠论坛”会。会后,基金会负责人承诺,他们将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专程赴开江县调研了解有关情况。
(上图为:开江县侨联赴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参会合影)
近一年来,经过数十次微信、电话交流与沟通,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远方的客人和朋友。
(上图为:调研座谈会现场)
在调研座谈会上,开江县侨联主席丁维生代表侨联、教科局和全县贫困学生对基金会的关心重视表示真诚感谢,并全面汇报了该县的教育概况、贫困学生的情况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的情况。县侨联委员胡亚友作了补充汇报。
座谈交流中,潘瑜副秘书长对开江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众志成城关心教育、关爱贫困学生的作法深受启发,也备受鼓舞。回去之后,他将如实向基金会汇报开江的情况,希望基金会伸出援手,在开江县开设“珍珠班”(由学习成绩特优、家庭条件特困的学生组成,50人左右为一个班,每人每年享受基金会2500元资助),帮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群众全面脱贫奔康、建设幸福美丽开江贡献力量。
(上图为:参会人员发言)
我们翘首期盼那一天早日到来,为开江优秀的贫困学子带来“甘霖”。
开江县侨联副主席乔盛军、秘书长颜小娟参加调研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