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实施“精品化”审计立项。坚持“优中选优,打造精品”审计理念,建立审计对象项目库,以资金、资源为重点内容,全面掌握县域范围内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基本情况,向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报告审计项目计划情况,围绕中心工作、民生问题等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题确实审计项目,推动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监督“全覆盖”。
二是创新运用“智慧化”审计方法。坚持“数据导航,资源整合”发展路径,加大“智慧审计”探索运用力度,积极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在财政、扶贫、环保领域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加快实现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审计现场动态管理能力和水平,打造智慧审计新模式。同时创新实施审计“临时调度”机制,打破股室、层级、专业界限,集中优势兵力保障重点审计项目的开展,推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层次。
三是创新开展“精准化”审计整改。坚持“精准跟踪,以审促改”工作思路,全面系统梳理审计中发现的高频问题、共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销号台账”,推进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制度等,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范围,通过书面反馈、审计回访、审计结果公告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式的审后整改跟踪督办工作,协助被审计单位查找问题成因,提出意见建议,为被审计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提供决策支持,推进审计成果的运用更加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