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洗手日(Global HandwashingDay)是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PPPHW)发起的,号召全世界各国,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并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2022年全球洗手伙伴组织宣布今年全球洗手日的主题是“团结一致,普及手卫生(Unite for UniversalHandHygiene)”。
为什么要洗手
手是人体的“外交官”,人们一切的“外事活动”都需要它“手”当其冲,比如吃饭如厕、擤鼻涕、处理垃圾、按电梯、打电脑玩手机等,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我们的双手很容易沾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据统计,人的一只手上可附着的细菌高达40多万个。在很多疾病的传播中,两只手发挥着超级“助纣为虐”作用,比如痢疾、手足口病、流感、诺如病毒、新冠病毒、各种“超级细菌”......
据报道,每年全球有350万5岁以下儿童因罹患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死亡,而适当的洗手可以将腹泻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53%,使呼吸道感染率减少6%—44%。
在COVID-19流行期间,洗手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的洗手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用肥皂洗手是一种简单、有效且便宜的自助保护措施,可预防感染并挽救生命。
什么时候要洗手
1.饭前便后;
2.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公共环境后;
3.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
4.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尿垫后;
5.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
6.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7.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8.接触钱币后、清扫卫生后;
9.接触宠物后、处理宠物排泄物后;
10.户外劳动、活动、玩耍后等。
总之,接触清洁物品前、用手触摸“眼、口、鼻”前,或者接触污染物品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均要洗手。
七步洗手法
使用流动清水,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有一个简单易记的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洗净手掌;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揉,交换进行,洗净手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相互搓揉,洗净指缝;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互握搓擦,洗净指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洗净大拇指;
第六步:五指并拢,指尖在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指尖;
第七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洗净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