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救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开江应急管理局在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工作中,多方发力、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全力打造应急救援能力的“拳头”核心实力,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建立救援体系,活力机制。建立“县乡村组点”五级救援体系,明确各级职能职责,根据灾害响应等级,次递启动相应救援层级,实现扁平化救援机制。
吸纳专家人才,智力支持。通过向全社会征集专家人才,分门别类建立专家人才库,为突发事件抢救救援提供科学而精准的智力支持。
强化军地联动,助力救援。通过与辖区武警中队、人武部建立军地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密切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提升联合应对重大灾害能力。
整合队伍力量,统筹给力。建立以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为主力,武警、公安、人防、交警等为辅助、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队组为补充的三级应急防线,全力保障全县灾情救援。
厘清救援装备,保障应急。通过摸清并建立各乡镇(街道办 )辖区内各类大型救援装备(设备)台账,与装备(设备)所属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签订突发事件征用协议,实现各灾害点位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调集相邻位置内的救援装备(设备),为抢险救援赢得时间。
强抓预案管理,督导演练。对各企事业、乡镇等单位规范预案编制到备案全流程管理,注重预案科学性、操作性、实用性,并督导各单位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及时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全员应急避灾知识与自救互救援能力。
常态专业培训,提升素质。与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立长效性的签约培训机制,将蓝盾铁军(以退役军人为主或有一技之长的社会自愿者)、乡镇应急队、蓝天救援队三支队伍每年分批次进行不少于15天的封闭式专业化、实操性的集中统一培训,全面提升应急队员的实战水平。
建立会商机制,研判精准。建立自然灾害类的救援会商机制,根据预警等级确定相应救援方案:如发布蓝色以上预警时,向各支队伍的负责人通知处于备勤应急状态;如发布黄色以上预警时,各支队伍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集结队伍,同时各队伍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指挥中心会商队伍出动或行动方案。
打造片区联动,织密防网。依托中心镇为核心辐射周边相邻乡镇,与毗邻地区建立跨区域救援的横向联动协作机制。各片区建立中心消防站、搭建指挥分中心。县级指挥中心与片区指挥分中心形成上下联动的纵向联动救援指挥机制。
充实救援装备,科学抢险。通过购置多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水域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设备)实现在复杂情况下快速抢险救援,为科学决策救援提供精准性、智慧化参考,大大减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