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中学实验学校集体备课“五步走”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县教科局
发布日期:2022-11-23
点击数:人次

开江中学实验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五步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精细备课研初案。学校将每次备课活动都作为一次校本研讨,主备教师围绕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设想,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写好“集体备课主备稿”,第一时间形成初案。在集体备课活动第一环节,主备教师结合所教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分别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活动中的每个问题进行详细解说。

深入交流共研讨。学科组内的其他备课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主备稿,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组长的组织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主要从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例习题配备等8个方面进行议课,对主备课稿进行充分讨论、优化,在补充、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共享智慧”。

集思广益成共案。主备教师根据本组教师的讨论结果,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共性化的解读,进行“个性化 共性化”的加工,融入大家的教学思想,对主备稿进行修改形成共案,上传到备课的微信群,为全体备课教师的课堂实践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重实践传个案。各学科备课组教师,将自己的实践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在共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以及作业设计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整理、修改、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使其适合本班的教学,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同时,由学科组长对各位备课组教师上传的备课资料进行审核后,将上课教师形成最后个人的完整教案,上传到备课微信群里,通过共研、共备、共学、共进,共享集体备课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反思促教学。学科备课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设计实践到自己的课堂,并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及时对课堂实践后的得失、感受做好记录,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写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集中在捕捉、感悟、吸取、改进等4个方面,具体反思内容在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形成高效课堂、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