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表述上看,市域社会治理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市域的具体体现。是包括理念(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的理念)、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衡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着眼制度思维、制度创新、制度集成、制度执行,以制度现代化驱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形成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纵向治理架构)、布局、方式(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能力(提升统筹谋划、改革创新、政策把握、科技应用、群众工作、舆论引导能力)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既包括显性的内容,也有隐性的标准。
1.“市域”概念最早是在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提出来的。他在2002年对厦门工作的讲话中提出“市域城镇体系”概念,要求全市“一盘棋”促进城乡发展。“市域”概念的提出,把城市、乡村治理纳入整体来推进,有助于社会治理的城乡统筹。
2.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正式提出的时间:2018年7月17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做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所做重要指示的具体内容是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5.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时限:2020-2022年为1期试点,达州市成为首批试点之一。
开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