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普办巧用“三法”高质量推进企业清查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8-08-21
点击数:人次

为把企业底数摸清、确保经济普查高效开展,开江县经普办大胆创新、精细作为,巧施训、比、督“三法”,推进企业清查。

巧用“训”的方法把要求吃透。一是全域开展培训。除把乡镇分管领导和普查指导员作为培训对象外,直接将范围延伸到全县196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的所有“两员”,组织授课人员反复研读上级文件精神和部署要求,努力把知识学深学全,集中开展授课前的集体评课活动,对讲解的内容进行斟酌推敲和反复练习,确保讲解准确无误、知识到点到位。二是发放手册导训。采取条分缕析的方式,逐项明确清查工作任务、突出注意事项、讲明纪律要求,保障参与的工作人员,人人知道怎么办、个个明白怎么做,按图施工、照章实施。三是聚焦问题答训。建立经济普查工作微信群,县经普办专业人员作为“土专家”,每天更新《企业清查过程问题汇总清单》,对企业清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统一回答,清查工作人员随时对照、举一反三,高质量开展清查工作。

巧用“比”的办法把底数摸清。一是整体联动比。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清查职责,建立协调会议联系制度,先后组织部门3次集中交换行政资料,收到17个部门14486条单位信息。二是拉通综合比。按照拉通一次性的原则,对所有部门行政资料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目前在11222条企业信息资料中,比对出有效企业法人及其产业活动单位3654个,比年初增长1.2倍、比三经普增长7倍,切实为后续实地清查提供了详实的基础信息和清查线索。三是编制代码比。在清查底册表格中增设“清查结果汇总表”,锁定电子版清查底册信息,并为每家拟清查单位设定唯一序列代码,且绝对固定,同时将该序列代码标注于纸质《清查表》的左上角,为序整理归档纸质档案,不仅保证了清查底册信息的无修改,也使得清查底册信息与清查结果信息在同一张表上反映,更方便后续的对比分析,也便于日后查阅纸质档案。

巧用“督”的做法把结果查准。一是督工作标准。《清查表》必须由清查单位盖章认可,并留取被清查单位证照复印件、整理装订成册,尤其是对未找到的单位,由乡镇汇总,经乡镇经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签字后交县经普办备案,真正做到重要事件重点确认,有效防止工作流于形式。二是督工作任务。按照“督进度、督质量、督实效相结合”的思路,专门成立督查工作组,聚焦容易出现的“八个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督查;同时,县经普办对全县各乡镇工作情况,坚持每天一收集、每周一通报,确保清查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三是督工作纪律。抓住深化统计管理体系改革的有利契机,在全县进一步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人为干扰影响普查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信、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