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针对司法所、派出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人员阵地各自为阵,重大矛盾纠纷化解难以形成合力,特殊人群管控难以形成闭环等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找准症结根源,在长岭镇、讲治镇试点建立司法所、派出所联动机制和联调平台,创新实践“五联五动”工作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江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以协同发展为核心,实现联动机制共享
一是建立联动例会制度。由派出所牵头,召开由司法所长、驻所专职人民调解员、驻所律师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矛盾纠纷调处、社区矫正管控等工作情况。二是建立人员派驻制度。派出所向司法所派驻警务专员2名,司法所向派出所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在派出所设立律师工作室,指派律师2名;在派出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指派公证员1名、司法鉴定人1名。三是建立联络人制度。派出所和司法所将派驻警务专员和驻所专职人民调解员作为“两所联动”的联络人,定期互通重要警情和重大纠纷情况。
(二)以公调对接为载体,实现矛盾纠纷共调
一是建立联动调处平台。在派出所设立“公调对接室”,由派出所长、司法所长、驻所专职人民调解员等组成,驻所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日常事务,“公调对接室”实行每日轮班值守。二是纠纷化解联动高效。派出所将接出警发现、受理的适合人民调解的治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刑事和解案件,移交司法所联合调解13件。司法所将排查中发现的可能由民间纠纷转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移交派出所联合调解18件。三是调解效力持续强化。在“公调对接室”调解并签订协议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由“公调对接室”整理调解资料向当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三)以特色普法为纽带,实现法治宣传共抓
一是围绕重要时间普法。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时间节点,联合深入村社区开展院坝讲法19场次,参与群众达1.5万人次。二是围绕重点群体普法。统筹使用派出所、司法所人员力量,担任乡镇法律顾问2名,担任法治副校长4名,多维度联合开展“法律进校园”普法教育专题活动3场次。三是依托宣传阵地普法。依托派出所、司法所普法阵地,联合搭设法治宣传摊位,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
(四)以监管教育为抓手,实现特殊人群共管
一是社区矫正互相配合。司法所将20人次的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通报至派出所,派出所将其录入警综平台系统,列入重点人员管控;派出所协助司法所查明被调查对象的犯罪记录等信息,将矫正对象受到的处罚情况及时通报司法所。二是监管教育齐抓共管。司法所将派出所民警纳入矫正小组,派出所配合司法所做好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32人次、视频点验16人次、入矫宣告9人次。三是安置帮教互相协作。不断完善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机制,联合安置帮教刑满释放人员33人次。
(五)以平安建设为目标,实现法治社会共建
一是平安计划共定。围绕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协商制定“两所联动”工作要点,力争全年无信访村社区增至6个。二是基层治理共治。持续深化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合开展农村地区涉黑涉恶线索摸排5次。三是荣誉示范共创。联合开展“依法治村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创建活动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