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关于印发《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来源:开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3-08-16
点击数:人次

​各乡镇街道、县文化馆、图书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战略部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根据《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方案(2023—2025年)》(详见附件1)。请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导则》《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范》(DB51/T 3055—2023)等相关要求,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特制订《开江县乡镇(街道),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效能提升,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明显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助力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是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各地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确定具体联络人员,推动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落地落实。请各乡镇(街道)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评估定级批次,对标对表扎实开展自评自纠,补齐短板,填写《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划申报表》《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自查评分表》,反馈至开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化股。联系人:冯敏光;联系电话:13551834804;电子邮箱:408591107@qq.com

特此通知。

 

 

 

附件:1.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方案(2023—2025年)

            2.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自查评分表

            3.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4.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划申报表

        5.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名单

 

 中共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3年8月16日        

          

 

附件1

 

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

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为进一步强化全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向纵深发展,根据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总体方案(2023—2025)》(川文旅发〔2023〕44号)安排部署,科学评估文化站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情况,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效能提升的目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评估范围

文体旅游部门管理的1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简称“文化站”。

二、评估时间

此轮文化站评估定级原则上为期三年(2023—2025年),分三个批次、三个阶段,按照应评尽评、先易后难的原则有序推进。开江县第一批次(2023年)申报参评的文化站数量原则上不少于5个,第二批次(2024年)申报参评7个文化站,淙城街道文化中心力争在2025年第三批次完成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县文体旅游局将持续开展评估定级工作绩效跟踪评价,对评估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对全县评估定级工作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查漏补缺、整改提升,确保到2025年全县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级标准。

三、评估标准

文化站评估定级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发布的四川省地方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范》(DB51/T 3055—2023)为依据,文化站评估定级结果为四川省一级综合文化站、四川省二级综合文化站、四川省三级综合文化站,四川省一级综合文化站为最高等级。具体指标参照《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自查评分表》,除必备条件必须全部达到之外,基础指标为总分为80分,提高指标总分为40分,各乡镇(街道)应锚定完善基础指标,根据实际夯实提高指标,原则上自评分目标不得低于总分70%(84分)。

四、组织方式

此次评估定级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通过“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相关事项另行通知)线上录入文化站数据和自评分值。并接受省、市、县三级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门实地查看参评文化站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与服务情况,核实评估数据。

以文化站为单位,线上填报评估数据并自评得分,发放调查问卷(详见附件3),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负责审核辖区内文化站线上评估数据,开展实地评估;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复核线上数据,组织实地抽查,提出等级建议名单;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统筹组织全省评估定级工作,组建专家团队,通过专家审核、交叉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审定市(州)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提出的等级建议名单,作出等级认定和公布。

五、评估程序

(一)启动实施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2月)

1.动员部署。县文体旅游局召开全县文化站评估定级动员会,部署总体工作、解读评估标准、培训专家队伍。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乡镇(街道)文化站自评得分情况,找准问题、摸清实情、形成台账,在7月底之前,制定评估定级工作方案,确保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编制规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按照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原则,牵头统筹、科学研判、集体研究,合理制定文化站评估定级的时间表、路线图。依据“全面达标”总体规划、市上工作规划,在征求乡镇(街道)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分类制定当地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实施规划,报经县政府同意后,在县政府官网公示。规划完成后,各乡镇(街道)应在2023年8月底前,完成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部署。

3.实施评估。2023年9月底前,第一批次参加评估定级的文化站完成数据网上填报和自评;10月底前县党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根据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核实线上评估数据,开展实地评估;11月底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提出等级建议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后上报;12月底前,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针对建议名单,开展复审工作。

4.认定命名。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在市(州)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组织评估、公示和推荐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片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特点,分类划定评估定级分数线,提出全省第一批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建议名单,按程序报批后,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无异议后,正式发文命名。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4年1月—2024年12月)

在总结第一批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第二批次的评估定级工作。重点对必备条件有缺项,特别是硬件设施、建筑面积未达到省级标准的文化站,开展重点攻坚和专门督导。根据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加强评估政策和标准的专业解读,提升评估工作专业水平;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持续对评估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评估定级工作有序开展。

(三)扫尾攻坚阶段(2025年1月—6月)

第三批次评估定级工作,重点对在前两批次中仍未达到省级标准的文化站,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牵头,以市(州)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为主体,组织开展重点督导、逐个销号。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在综合研判后,根据工作需要,统筹组织实力较强的县(市、区)、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实力较弱的地区;并对评估定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注重提炼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推进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实践支撑。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对在前两批次中达到省级标准的文化站开展回头看,持续推进巩固提升,确保评估定级后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服务不滑坡。

六、组织结构

为有序推进全县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体旅游局文化股,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统筹协调评估定级相关工作事项;县文化馆负责、县图书馆配合,负责评估定级政策解读、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自评工作。组织数据审核,实施实地评估,定期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反映工作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要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推动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责任的高度提高认识,明确主体责任,重视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游局要向县委县政府做好汇报,争取将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程,提请分管领导及时组织研究,协调解决突出困难和重大问题。

(二)务实推进。要对照四川省地方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整改提高为重点,以效能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做到摸清底数、形成问题清单、对照整改提升,全面规范文化站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文化站服务效能。

(三)严守纪律。在开展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严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不搞数字达标,不搞政绩工程,真正把利民、为民、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精简评估材料,有电子材料的不再提供纸质材料,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四)注重宣传。各地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把好政策底线,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通过公众满意度调查和文化站服务整改提升,增强当地老百姓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评估定级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媒体宣传;要对评估定级工作中涌现的优秀案例、优秀品牌、优秀团队和优秀空间进行宣传推广。对评估定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地要及时报告,特别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发现负面舆情要及时回应、正确引导。


附件2

 

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评分表

 

序号

指标内容

评分说明

填报说明

大项分值

分项分值

小项分值

检查得分

1

必备条件

 

 

 

 

 

 

1.1

 

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必备条件为一票否决制,不设分值,不符合全部必备条件的综合文化站不能参加评估定级。

1.2

 

连续两年内无重大安全和责任事故。

 

1.3

 

应配备从事文化站管理运行的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含专/兼职)。

提供相关人事台账。

1.4

 

文化站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应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提供相关财务报表。

1.5

 

文化站建筑面积规模应按照建标160-2012规定的文化站建筑面积控制指标执行。以服务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服务人口5万人以上建筑面积不少于800㎡、服务人口3万—5万人建筑面积不少于500㎡、服务人口1万—3万人或1万人以下建筑面积不少于300㎡。文化站建筑面积可包含乡镇(街道)直管的分站服务点(教学点)。

提供本地常住人口统计数据相关证明、产权证;产权属于地方政府需要提供地方政府出具盖章的证明文件,明确建筑面积;产权属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必须出具使用协议,明确建筑面积,方可算为文化站面积。

1.6

 

文化站应按照“合理布局、就近便捷、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置有可常态化使用的室外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可在辖区内与文化站分离、多处设置。面积累计不低于1000㎡(自然条件受限制的地方面积累计不低于500㎡)。

提供相关证明。

1.7

 

文化站图书室藏书量应按照《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规定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中读书看报的服务标准执行。文化站图书室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600册(含数字图书资源)。图书数量可包含辖区内统筹管理的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的图书数量。

提供藏书台账。

1.8

 

提供免费wifi全覆盖。

提供网络带宽证明。

1.9

 

文化站应纳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分馆设立。

提供相关材料,包括: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现阶段工作总结等。

2

基础指标

 

 

80

 

 

 

2.1

保障条件

  

 

 

35

 

 

2.1.1

阵地建设

在主体建筑外立面设立醒目的单位标识标牌。

提供文化站标识标牌场景照片。

 

 

3

 

2.1.2

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培训教室、阅览室(含电子阅览室)3类活动空间。

提供佐证三类活动空间的资料,包括:场馆(空间)布局图(表)、空间现场照片等。

 

 

3

 

2.1.3

配备文化、广播、体育3类器材(包括但不限于,文化类:灯光、音响、阅览、展览、培训等;广播类:提供广播节目和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的设备;体育类: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网柱、室外健身路径等)。

提供相关设备一览表和照片等。

 

 

3

 

2.1.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和应急演练,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提供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相关活动总结性材料。

 

 

3

 

2.1.5

 

队伍建设

配备专职人员不少于1人。

提供上一年度专职人员年度工作考核表。

 

 

3

 

2.1.6

从业人员每年参加线上或线下文旅公共服务相关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不少于5天。

提供相关培训一览表,包括:培训证书或文件。

 

 

3

 

2.1.7

组织、辅导业余文体团队不少于3支。

提供组织(辅导)的业余文体团队一览表,包括:团队名称、文体艺术门类、简介、活动照片等。

 

 

3

 

2.1.8

有注册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不少于2名(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注册)。

提供注册文旅志愿者花名册,包括:国家级、省级或市级注册平台截图、活动照片、简介等。

 

 

3

 

2.1.9

经费投入

按照补助标准及相应的资金分担比例足额落实文化站免费开放所需资金。每年免费开放经费不少于5万元,达到5万元的得3分,每增加1万元加1分,上限为6分。

提供相关文件、财务报表等。

 

 

6

 

2.1.10

设有专项文化活动经费。

提供相关文件、财务报表等。

 

 

5

 

2.2

业务建设

  

 

 

30

 

 

2.2.1

免费开放

文化站室内文体等场馆每周开放时间按照《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导则》中关于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频次——服务时间执行。室内文体等场馆每周对公众开放提供服务的时间不少于28小时。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预约情况适时开放。

提供服务开放时间安排及执行情况的说明材料。

 

 

3

 

2.2.2

利用站内设施开展:讲座培训、图书借阅、数字化服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电影放映、体育锻炼、提供排练场地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少于三项。达到三项得3分,未达三项不得分,每增加一项加1分,上限为7分。

提供带有服务种类的资料,包括:服务安排表、服务现场照片等。

 

 

7

 

2.2.3

 

公示开放内容:项目、时间、地点、组织者等,确保公示信息准确详实,方便群众参与。

提供服务公示佐证材料,包括:公示场景照片等。

 

 

2

 

2.2.4

站办活动

每年举办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面向全乡、镇、街道群众,内容为综合性的活动)不少于1次。

提供活动文件、方案、活动现场照片等。

 

 

5

 

2.2.5

每年举办单项性文体活动不少于8次,其中体育赛事不少于2次、传统节庆活动不少于2次、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单项性文体活动不含展览、培训、读书、非遗展示、共享工程活动)。举办单项文体活动达8次的得5分,未达8次不得分,每增加举办一次活动加1分,上限为8分,活动类型数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扣3分。

提供活动一览表,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照片、简介等。

 

 

8

 

2.2.6

每年指导、辅导辖区内村(社区)文化室所占比例不少于60%;为辖区内文化骨干(文体团队)举办文体培训不少于2次;工作人员每年深入村(社区)培训、辅导、调研时间人均不低于20天。每达到其中一项标准得1分,上限为3分。

提供总结性材料;基层指导(辅导)一览表(姓名、时间、地点、工作内容等)。

 

 

3

 

2.2.7

开展广播电视服务工作。

提供相关工作文件或总结性材料。

 

 

2

 

2.3

公众满意度

评估期间应发放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不少于100份,对回收意见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改进服务。群众满意度高于80%的得15分,70%以上的得10分,70%以下的不得分。

提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报告(加盖公章),并保留全套原始问卷作为佐证依据,留档备查。

 

15

 

 

3

提高指标

  

 

40

 

 

 

3.1

品牌化特色化建设

  

 

 

16

 

 

3.1.1

称号、命名

近3年来组织参与并获得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称号、命名活动等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推荐活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冠军称号”“文旅能人”等。受文旅部或省委、省政府称号、命名得10分;省级文旅行政部门或市委、市政府称号、命名得8分;地市级文旅行政部门或县委、县政府称号、命名得6分,可累计得分,上限为10分。

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包括:证书扫描件、文件扫描件等。

 

 

10

 

3.1.2

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文化院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及展示场所、廉政文化阵地、数字体验等。建设有其中一个得2分,可累计得分,上限为6分。

提供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资料,包括:建设方案、空间简介、场景照片等。

 

 

6

 

3.2

创新实践

  

 

 

15

 

 

3.2.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工作。

提供有关文件或者总结性材料。

 

 

3

 

3.2.2

文旅融合

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组织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文艺展演进景区、游客咨询、志愿服务等文旅融合服务项目。每开展一个项目得2分,上限为6分。

提供服务项目一览表,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活动简介、照片等。

 

 

6

 

3.2.3

创新功能拓展

包括但不限于拓展旅游、电商、科普、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社区养老等功能。有其中一个得1分,可累计得分,上限为3分。

提供创新功能拓展的资料,包括:项目方案、项目简介、服务场景照片等。

 

 

3

 

3.2.4

社会力量参与

通过政府委托运营整体场馆或部分项目等形式,引入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提供有关文件或总结性材料。

 

 

3

 

3.3

示范表彰

  

 

 

9

 

 

3.3.1

 

近3年来被列为各类考察点、教学点。包括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会议考察点,或者接待各级参观团体(含现场会、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参观点位等)情况。列为(接待)国家级得5分、省级得4分、市级得3分、县级得2分。可累计得分,上限为5分。

提供有关文件和服务场景照片等。

 

 

5

 

3.3.2

 

近3年来本站及培养辅导的作者、演员,创作、演出的作品(节目)获得县级以上,并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表彰、奖励或在刊物发表、展览展示等情况。获国家级得4分、省级得3分、市级得2分、县级得1分,同一作品(节目)不累计得分,上限为4分。

提供项目一览表,包括:作品(节目)名称,获奖者、创作者、被辅导者姓名,获奖证书或通知文件扫描件等。

 

 

4

 

说明:1.本评分表包含必备条件、基础指标、提高指标3个大项,共计34个小项;基础指标包含保障条件、业务建设、公众满意度共3个分项,提高指标包含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创新实践、示范表彰共3个分项。

2.本评分表共计120分。其中,基础指标80分、提高指标40分。

3.必备条件为一票否决制,不设分值,不符合全部必备条件的综合文化站不能参加评估定级。


附件3

 

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公众满意度

调查问卷

 

您好!本调查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请根据您了解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判断,在您认为最合适的选项后面打√,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是:男□    女□

2.您的年龄段是:20岁以下□    20—35岁□    35—50岁□    50岁以上□

3.您的身份是:村民(居民)代表□    普通村民(居民)□    

4.您认为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对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否重视?

       A.重视□      B.一般□      C.不重视□

5.您有经常去参加本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吗?

A.经常去□    B.有空偶尔去□    C.没去过□

6.您认为参与本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的各项活动是否就近便捷?

   A. 是□       B.一般□     C.否□    D.不清楚□

7.您认为本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的各项活动是否丰富多彩?

       A. 是□       B.一般□     C.否□    D.不清楚□

8.本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的哪类活动对您印象最深刻?(可多选)

A.培训讲座□   B.图书借阅□   C.展览展示□   D.文艺演出□   E.体育健身□   

F.电影放映□   G.数字化服务□   H.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I.其他□:

J.没有□

9.请您对本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做一个总体评价。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最后,您对本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有何建议:


 

 

 

 

 

 

附件4

 

县(市、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规划申报表

 

填报单位: 开江县委宣传部(盖章)、县文体旅游局(盖章)

填报时间:2023年7月14日

序号

文化站名称

符合全部必备条件

(是/否)

申报批次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1

开江县普安镇综合文化站

 

第一批

2

开江县甘棠镇综合文化站

 

第一批

3

开江县任市镇综合文化站

 

第一批

4

开江县长岭镇综合文化站

 

第一批

5

开江县八庙镇综合文化站

 

第一批

6

开江县广福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7

开江县永兴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8

开江县灵岩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9

开江县回龙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10

开江县新宁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11

开江县讲治镇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12

开江县梅家乡综合文化站

 

第二批

13

开江县淙城街道文化中心

 

第三批

说明:请根据《四川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评分表》中“必备条件”各项指标填报本表格,不符合全部必备条件的综合文化站不能参加评估定级。



附件5

 

开江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领导小组、专家组名单和挂包联系名单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李   伟  县文体旅游局局长

              陈俐静  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杨  顗  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

                王万军  县图书馆馆长

                邓承熙  县文化馆副馆长

成    员:肖宇航  淙城街道办主任

              王骁锋  新宁镇镇长

秦德勇  普安镇镇长

杨小国  回龙镇镇长

向    勇  永兴镇镇长

              张希江  灵岩镇镇长

刘小岗  梅家乡乡长

李绍中  八庙镇镇长

梁建成  长岭镇镇长

华显明  广福镇镇长

王夕龙  任市镇镇长

邓兰艳  甘棠镇镇长

陈     聪  讲治镇镇长

              严    磊  县委宣传部事业产业股股长

                冯敏光  县文体旅游局文化股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体旅游局文化股,办公室主任杨顗(兼),联络员冯敏光。

二、专家组名单

组     长:李    伟  县文体旅游局局长

成     员:张    强  县体育中心主任

 张燕萍 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

 杨    顗  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

 范齐平  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

 高    静  县文体旅游局总规划师

                 梁    维  县文体旅游局文旅市管中心主任

                 石    锐  县文体旅游局文旅融合中心主任

 唐阳山  县文体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

 王万军  县图书馆馆长

                  邓承熙  县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严    磊  县委宣传部事业产业股长

                 冯敏光  县文体旅游局文化股长

三、挂包联系名单

杨    顗,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挂包联系第一批任市镇综合文化站,第二批灵岩镇综合文化站。

范齐平,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挂包联系第一批八庙镇综合文化站,第三批开江县淙城街道文化中心。

高    静,县文体旅游局总规划师,挂包联系第一批长岭镇综合文化站,第二批梅家乡综合文化站。

梁    维,县文体旅游局文旅市管中心主任,挂包联系第一批普安镇综合文化站,第二批新宁镇综合文化站。

石    锐,县文体旅游局文旅融合中心主任,挂包联系第一批甘棠镇综合文化站,第二批广福镇综合文化站。

  张    强,县体育中心主任,挂包联系第二批讲治镇综合文化站

张燕萍,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挂包联系第二批回龙镇综合文化站

唐阳山,县文体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挂包联系第二批永兴镇综合文化站

挂包领导负责业务指导,跟踪评估定级进度,协调解决评估定级过程中具体问题。

 

 

 

 

 

 

 

 

 

 

 

 

 

 

 

 

 

 

 


分享到: